第三十四章:第二戰場(1)(2 / 2)

修橋?這事太不靠譜,既沒有技術,也沒有那時間。

形式看起來很不樂觀,為了速戰速決,韓信親自去了一趟夏陽,經過一番觀察,找到了一個可行的辦法。

辦法的主角叫做罌(音yīng),是一種陶器,體型龐大,小嘴大肚子,肚子形態較長。韓城人既用來罌來汲水、存水,也用它來盛糧。這個東西在別的地方不多見,但是當地非常非常多,因為那裏就是罌的原產地。

一個隻會打仗的人是當不了軍事家的,要想成為“家”,前提之一就的有創新意識,能人所不能。

韓信即刻安排士兵們在夏陽悄悄收購大量的罌,依托地形掩護,在當地利用木罌缻製作渡河工具。韓信告訴士兵們,把幾十隻成百的口小肚大的瓶子封住口,排成長方形,口朝下,底朝上,用繩子綁在一起,再用木頭夾住,這中類似浮排一樣的東西浮力可以載重3、5名士兵沒有問題,用成百的罌做成的筏子一次就可以載渡幾百士兵,士兵們再用手裏的兵器作為劃槳用,大家做出幾百個這樣的筏子,用不了幾次就能全部渡過黃河。

不能不說,如果不是生在那個時代,韓信有希望成為一個發明家。

十萬大軍,一萬留在臨晉迷惑魏王豹,九萬從夏陽悄悄的渡河,等到魏王豹明白過來,已經兵臨城下。

失去了地形掩護的魏王豹很快戰敗投降,被韓信押送回滎陽。劉邦看在老相識的份上,沒有殺他,還非常體貼的把魏王豹的老婆收編了。

不知道這時候魏王豹是否明白過來,許負看相的含義。

搞定了魏王豹,韓信還不過癮,給劉邦打了個報告:隻要給我增兵三萬,我把燕國代國,齊國一起搞定,方便的時候把楚國的糧道一起切斷。

燕國代國齊國,占據了半壁江山,陳餘發現劉邦用假人頭忽悠他以後,立即反水,並且放出話來,劉邦是個騙子,再也不會相信他。

這件事情對劉邦的誠信造成很大影響,劉邦多次辟謠都沒有用,當初白紙黑字寫的清清楚楚,人頭證據也在,但是張耳卻活的好好的,怎麼解釋。

既然無法解釋也就不解釋了,隻要搞定陳餘,以後這件事情就死無對證,再說了,隻要三萬兵馬,小投資,大回報,所以劉邦非常痛快的同意了韓信的作戰計劃,還把張耳一起派過去,給他和陳餘一個了斷的機會。

九月搞定的魏王豹,到了閏九月韓信就搞定了代國的軍隊,活捉了代國的相國夏說,效率非常驚人。

韓信很激動,劉邦也很激動,所以他很快給韓信下了一道嘉獎令,表揚了韓信的功績,如何如何的為大王分憂,如何如何的能幹,好聽的話都說了一遍,結尾發布一道命令,滎陽軍情緊急,韓信手下精兵全部調回滎陽,抵禦項羽。

剩下的老弱病殘,請韓大將軍繼續統帥,攻占燕國齊國。

公司剛開始盈利,投資人就把所有股本收回去,還要求按照原定的收益率繼續執行,攤上這種老板,隻能自認倒黴。

此時的韓信終於明白,在老板的眼中,他隻是一個打工仔,老板想怎麼收拾你就怎麼收拾你,你隻有服從,無法反抗。

玩政治,就是耍留氓。

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韓信決定,計劃不變,繼續東進攻擊趙國。

十月,趙王歇和陳餘集結重兵在井徑口,號稱二十萬大軍,迎擊韓信。

想在組織裏往上爬,就的能人所不能,尤其是老板不太喜歡你的時候,帶著幾萬老弱病殘的韓信,再次麵臨必須以弱勝強的難題,寫到這不由想起小時候看過的動畫片聖鬥士星矢,每次過關都被打的鼻青臉腫,要想贏,隻有升級一條路了。

就在韓信提心吊膽準備迎戰的時候,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臥底送來情報,說軍中有個叫李左車的,給陳餘除了個騷主意,說韓信勞師遠征,糧草非常重要,如今井徑這個地方路途狹窄,到處是一線天,行軍的時候肯定是士兵在前,糧草在後,隻要派幾萬人從後邊偷襲他的糧草,正麵守住城,不出戰,時間一長,肯定能拖死韓信。

聽到這個消息,韓信非常吃驚,沒有想到對方竟然有高手,如果陳餘按照這個計劃執行,那肯定就完蛋了。幸好趙國是張耳的大本營,經營多年,留下不少暗樁,此時開始發揮作用。情報源源不斷的送過來,連陳餘晚上寵幸的小妾叫什麼都寫的清清楚楚。

暗戰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