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一路向西的劉邦(1 / 3)

項羽在巨鹿打的驚天動地,天天上頭條,知名度如火箭般上升,遠遠超過項梁,成為項家新一代偶像,如果那時候有網絡的話,項羽就是最大的網紅,貴族出身,年輕(26歲),長的帥(雙瞳),身材好(身高八尺二,約合1米89),肌肉發達(能舉鼎),事業有成(聯軍總司令),還有當皇帝的潛力(上將軍),活脫脫的英俊帥氣霸道總裁,這樣的人,想不紅都難。

與項羽同時出發的劉邦,此時卻悄無聲息的前進,悶聲發大財。

作為一個碼格子的窮人,筆者經常坐在家裏幻想有錢人的生活,比如天天吃什麼,穿的衣服多少錢,車值多少錢,網絡是一個非常好的平台,可以讓我們坐在家裏也能查閱到這些信息,每年還有富豪排行榜,像小時候考試的成績單一樣把那些有錢人做個排名,一目了然,不能不說,這些富豪的生活真是人生大贏家。

除了這些名聲在外的富豪,還要一類富豪,這些人平日生活低調不張揚,看起來穿的普普通通,吃的也非常隨便,經常街邊攤,大排檔,說話客客氣氣,如果不是偶然的機會露出蛛絲馬跡,連身邊的人都不知道,原來他是個大富豪,這種人我們稱之為隱形富豪。

與項羽相比,劉邦現階段的夢想就是當個隱形富豪。

比起項羽,劉邦兵力薄弱,但是他的戰術思想很明確,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跑,以戰養戰,通過戰鬥擴大自己的力量,不爭一時一地,不與秦軍主力決戰,至於攻占鹹陽入關稱王,劉邦當然想過,理想還是要有的,隻不過比較遙遠。

從彭城出發以後,先攻取了碭縣,然後又攻下了陽城,杠裏,秦國主力部隊都在巨鹿,這些地方防守薄弱,劉邦一打一個準。

到了十月,劉邦在成武打敗了東郡的郡尉,

十二月,劉邦率軍到達粟縣,合並了柴武的軍隊四千人,然後與魏國將領皇欣,武滿會師,再次打敗秦軍。

過完年二月,劉邦率軍向北,攻打昌邑,昌邑是個曆史名城,守備狀況良好,劉邦攻打了一段時間沒有打下來,轉身就走,去了高陽。

劉邦就這麼兜兜轉轉的打著運動戰,如果有一張秦末得地圖,大家就可以發現,劉邦的行軍路線沒有明確的方向性,一會向南,一會向北,就像一隻狼,哪裏有肉去哪裏。找到肉咬幾口,咬不動就去下一個地方咬。比起項羽直接與章邯在巨鹿決戰,劉邦的西路軍更像一夥流寇。

在長期的流動作戰中,劉邦的名氣逐漸增大,許多民間高手聽說劉邦來了,都紛紛來投奔,其中一位不得不說。

這位老先生在秦末這場大戲中出場時間不多,但是戲份很重,在這有限的時間裏,充分發揮了一名老戲骨的演藝功力,在曆史上重重的書寫了一筆。

誰說我老了!比起範增,我還是年輕人。

成功,我才剛上路呢!

酈食其,高陽人,貧農出身,在高陽看大門,算是個有事業編製的小科員,已經60多歲了,按照正常情況,酈食其已經過了退休年齡,應該在家種種花,養養鳥,抱抱孫子,每天到城門口和老同事下下棋,吹吹牛,頤養天年。

但這位老先生卻不這麼想,他總覺得自己不是普通人,在高陽看大門隻是權宜之計,絕對不是他最終的歸宿,他的老伴嘲笑他,他的孩子不理解他,他的同事說他是神經病,都不要緊,在酈食其的心目中,人還是要有夢想的,萬一實現了呢。

當然,酈食其有自己的專業特長,那就是忽悠功夫高強,忽悠是我們國家傳統技術,曆史悠久,忽悠一個人叫做忽悠,忽悠一群人就是領導,忽悠了一個國家那就不是忽悠了,的叫縱橫家。

戰國時期,蘇秦張儀都是大忽悠,憑借一張嘴,在六國之間閃躲騰挪,把各國國君忽悠的一愣一愣,一張嘴可以抵百萬雄兵。

酈食其每每看到這段曆史,就熱血沸騰,感歎自己生不逢時,常常在左鄰右舍自比蘇秦張儀,他個頭高大(身高八尺),能說會道,老家人就給他起了個綽號“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