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鍾長鳴數聲,低沉而嚴肅的聲響響徹整個皇城,恢宏的殿堂燃起了千萬盞長明燈,整個宮殿燦若白晝,燭火燈光照射在巨大的雕鏤繁花柱之上,折射出大理柱石之上鑲嵌的寶石的光芒,璀璨耀眼的光芒閃爍在寬闊敞亮的大殿之中。
大殿中央,繡著金邊的紅毯平整舒展,蜿蜒而下直到殿門口,兩側整整齊齊的排放著數列暗紋邊角的紅木桌椅,上著白瓷金盞酒盅佳肴。
禮鍾再次響起,殿門緩緩開啟,鏤空的朱紅殿門似乎帶著冗長的時光的氣息,似是鐫刻了歲月痕跡的洪流,迎麵奔向每一個人。
朝臣們穿過殿門,有次序的排列入內,燈光映照之下,空氣中的塵埃撲閃到每個人的臉上。
所有人麵上都帶著笑,或歡喜、或沉穩、或清淡,不知悲喜,卻能見到歡樂,似乎被年節紅火的氣氛感染,所有人都不是板著的臉。
一一落座之後,一眾宮女太監送來了新鮮的水果,一個個帶著晶瑩光潔的水滴,清香似乎要撲麵而來。
一處恢宏典雅的宮殿,青鸞飛角,琉璃磚瓦,青石鋪地,殿外種了一院的梨樹,隻因現處隆冬,梨花早已凋謝,一院的枯木倒有些蕭瑟的氣氛。
正殿之上一塊宮廷敕造牌匾,上麵寫著幾個大字---琉毓宮
這琉毓宮處於後宮偏西南的方向,是後庭太妃所局之所。
按照周國宮廷禮製,先皇薨,後妃除太後之外的其餘所有宮嬪,有皇嗣者由各皇子接出宮,在封地奉養侍候。
如今宮中太後居於後宮正中偏後的慈安宮,從十幾歲身居皇後之位開始,端莊恭肅,仁德之名已久,將後宮管理的頗為有序。
先帝薨時,太後也不過二十多歲的年紀,一手撐起朝堂和後宮,如今幼帝登基幾年,太後也不過三十多歲的年紀,宇文護在征戰歸國之後,輔國理政,太後便不再執掌後宮,誠心禮佛,也不再過問朝堂的事情。
而除了太後之外,後宮之內還有一處宮閣,是太妃的居所,正是這琉毓宮,琉毓宮的主子是珍太妃,是毓親王宇文毓的母妃,其他皇子到了年齡,都已出宮成婚立府苑,隻是獨獨這毓親王,雖然在皇宮外開了府,但尚未有王妃侍嬪,自幼又與皇帝親近,未去封地,而留在了長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