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1 / 3)

柔和的陽光從窗戶照射進來,洋洋灑灑,好一片溫暖的景象。

房間裏的東西整整齊齊的擺放著,架子上還有幾個獎杯放在那,地板也一塵不染。

正中央放著一張大床,床上一套藏藍色的被套,中間鼓起一團,看上去好像是一個蜷縮著的人。

“鈴,鈴鈴,鈴鈴鈴……”鬧鍾響起一陣急促的鈴聲,被窩裏的人掀開被子,緩緩的伸了個懶腰,挪步到洗漱間。鏡中之人一邊刷牙一邊哼著小調,雖然頭發淩亂,但卻平添了一份慵懶,讓人有種伸手去揉搓她腦袋的衝動。鏡中人說到“雲胡,加油!為了此次比賽,為了餐廳,為了50萬獎金,拚了!勝利一定屬於老娘的!”

比賽現場熱熱鬧鬧你,參加的人挺多,排著好幾條長龍,形形色色的人,應有盡有,一個個激動的很。

工作人員把所有已報名的人分組,50人一組,分別為a,b,c,d,e五組,雲胡在d組的第25號。為了節約大家的時間,五組同時進行比賽,每組會有兩位評委和幾位工作人員,第一項比賽內容是聞香辨物。

雲胡站在隊伍鍾,看著前麵一個個選手信心滿滿進去,可不到五分鍾就垂頭喪氣的出來,對此感到好奇。

到了雲胡,工作人員把她帶進走廊後,蒙上了她的眼睛,攙扶著走進房間。

一進房間,她就聞到了好多調料的氣味,生抽,料酒,胡椒,橄欖油等等幾十味調料。

雲胡有著比常人更加靈敏的嗅覺,a國理查德?阿克塞爾和琳達?巴克研究表明,我們人體內含有1000個不同基因的的一個氣味受體基因大家族(占我們總基因的3%),

這些基因構成嗅覺受體類型,而這些嗅覺受體類型位於嗅覺受體細胞內,

每一種嗅覺受體細胞隻擁有一種類型氣味受體,盡管氣味受體隻有約1000鍾,但它們可以產生大量的組合,從而形成大量的氣味識別模型,

這也是人類能夠辨別和記憶不同氣味的基礎。如果說常人占有3%,那麼雲胡就占有5%,這就是她不同於常人的嗅覺,哪怕是微乎其微的氣味變化,她也能夠察覺。

坐在正前方的評委開口,“25號選手,你好,我們工作人員待會會把調料放在你的鼻子前,你需要說出來調料的名稱,全部答對即為過關,聽明白了嗎?”雲胡點了點頭,“明白了。”

對於雲胡來說,如此簡單的題目,輕輕鬆鬆搞定。等了些許,50號選手也出來了,這時她發現人數已減了小半,看來淘汰了挺多。選手總人數從原先的200多人降至150人。

第二個項目為舌尖辨物

工作人員端出一大鍋湯,說到“此湯是我們靜心熬製的,裏麵加了幾位東西,我待會兒會給你們給人盛一小碗,供你們品嚐,品嚐後你們需要寫出裏麵的食材,現在我給你們發紙和筆。”

雲胡端著小碗,聞了聞氣味,用湯勺沾了點放嘴裏,發現湯不是平常正常的鮮,或許是昨晚熬製好的。

這湯就是平常的骨頭湯,選的是豬背上的那根豬脊骨,放入冷水中加熱,加入了蔥,薑,先大火燒後轉小火燉,最後加入了醋,使得湯更快的熬好。

雲胡個人覺得骨頭湯不宜加醋,因為湯逸出的礦物質元素都是以有機絡合物的形式存在,

若加入醋,盡管可以使礦物質元素的浸出略有增加,但卻使逸出的大部分元素在酸性環境中轉變為無機離子形式存在,直接影響機體的吸收率,

因礦物質元素的有機絡合物吸收率比無機離子大3~4倍。因此,她覺得燉骨頭湯不宜加醋。

廚師為了保持湯能夠和剛出鍋的一樣鮮,將熬好的海帶蘑菇湯加了進去。

雲胡把所有的食材寫好交給了評委,坐等其他選手完成。

第二個項目比完後,d組所剩人數不多,加起雲胡也才15人。

經過兩場比賽,篩選下來的總人數就剩50人。

剩下的選手再一次聚集在一起,工作人員幫他們重新編排好號碼,此時人群中好些人在竊竊私語,交流著彼此的信息。

工作人員走上前說話,“第三個比賽項目是考驗你們的刀功,看見你們前麵這十張桌子了嗎?每張桌子上都有一把普通的刀,待會兒我會給你們發一條魚,5分鍾內把魚刺剔幹淨,且不能浪費。未完成者或浪費者即為淘汰,1至10號先開始。”

剛巧,雲胡就是第10號,成為了第一批選手。

看著桌子上這條普通的魚,拿起刀就開始。

隻見她從魚頸部位斜向下劃了一刀,然後把刀放在魚骨的位置。

刀麵緊貼魚骨並與魚骨平行,從魚頭至魚尾用刀尖部分連續性劃過。

隨著刀片下的魚肉增多,越到魚尾肉看上去越薄,到魚尾時,和魚頭處同樣劃一刀,保持魚尾的完整。

雲胡拿著片下來的肉,順著魚肉身上偏白的一條線,劃了一道口子。

貼著口子像刮魚鱗一樣把肉刮開,然後就可以看見三叉刺的三根刺完全露出來,用刀尖在其中一根旁刺的下麵,貼著刺割到中間那根刺,再從中間那根刺一直割到魚尾,最後在另一邊的旁刺切開,剔下一條長長的小刺,最後收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