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若能轉世,世間若真有輪回,那麼,我愛,我們前生曾經是什麼?
你若曾是江南采蓮的女子,我必是你皓腕下錯過的那一朵。你若曾是那個逃學的頑童,我必是從你袋中掉落的那顆嶄新的彈珠,在路旁草叢裏,目送你毫不知情地遠去。你若曾是麵壁的高僧,我必是殿前的那一炷香,焚燒著,陪伴過你一段靜穆的時光。
因此,今生相逢,總覺得有些前緣未盡,卻又很恍惚,無法仔細地去分辨,無法一一地向你說出。
寒春的風刮的正濃,狠狠的吹過一望無際的草原。草原上那些可愛的羊兒被吹的三五成群的擠在一處。不時還有牧羊人揮著鞭兒驅趕著牛群吆喝著向西行去。幾輛馬車緩緩地由西向東,艱難的行來,不時有人騎著大漠良駒在馬車旁來回奔走,像是在隨車護行。
馬車漸行漸近,離趕牛的牧羊人隻有十步之遙。不知何故,護車的良駒向著牧羊人行去,隻見那人翻身下馬,向著牧羊人作揖,言辭懇切的問道:“老丈,叨擾,請問金蓮鎮離此還有幾裏?”
牧羊人含笑答道:“不遠,不遠,向東行駛七百裏可見。”
“多謝老丈。”
騎良駒的人肅穆的謝完牧羊人翻身上馬向著主馬車行去,低聲細語的告知車中之人。而後,幾輛馬車又緩緩行駛,向著金蓮鎮方向進發。
金蓮鎮,位於和闐國境內陰山腳下,因一千七百年前絝賴古國聖女在陰山之巔發現金蓮後所建。之後,因由聖女庇護免遭千年來戰火的燃燒。而今,聖女不在,但金蓮鎮卻依然完好。傳說,聖女走時,留下一句歇語:“戰火燃金蓮,天將毀之。”可笑的是,卻有宵小之輩狂妄自負,不把聖女之言放在心裏,企圖獨占金蓮鎮,可最後的下場卻是屍骨無存。幾次三番之後,再無人妄動金蓮鎮。
濃烈的風,像長著眼睛似的從金蓮鎮旁繞道而過,先前緩慢的幾輛馬車,在離金蓮鎮百裏之遙,加快了行程,一炷半香的時間便抵達了金蓮鎮內的金蓮客棧。
隻見那馬車內伸出一隻白皙的小手,輕巧的將車簾掀向一邊,而後那馬車內便鑽出一個嬌俏的小丫頭,小丫頭個不高也不低,一襲粉色連衣顯得小丫頭更加嬌俏可人。那清秀的臉龐,看上去隻有七八歲的模樣,卻給人一種沉穩、寧靜、聰慧的感覺。那如小帽子似得飾品別在頭發上,粉粉的珠花點綴其中,而另一邊的長發扭成麻花狀耷拉在身前,其麻花辮上端也有粉粉的珠花點綴,霎似好看。如此的一個小丫頭怎不叫人憐愛,她那一舉一動時刻都會吸引你的目光。隻見她抬起頭看了看金蓮客棧,而後彎下身扶著車轅跳下車來,又從馬車內拉出車墩輕輕的放在馬車下,動作是那麼的優雅、大方。而後淡然的起身從馬車內扶出一個也隻有七八歲模樣的小女孩。隻不過小女孩與小丫頭不同的是,她有著一雙鷹一般銳利、明昊、睿智的雙皮丹鳳眼,而眼下帶著一副二尺多長的的白玉珠單襯雪白麵紗,遮蓋住了那含苞待放美人臉龐。似有那種欲說還羞,朦朧之感。如果說古中國的四大美女很美,很美,那麼這個小女孩未來及屏之年將比四大美女還美,美到傾人國,傾人城;美到戰爭因她一觸即發。而她的一言一動也將比那個小丫頭更加引人注目。
隻看她微微的轉動螓首,端莊的站在馬車上舉目四望,對金蓮鎮的風土人情有著淡淡的感悟。而後,小女孩將目光從周遭迅速的拉回,鎖定在金蓮客棧之處,金蓮客棧之內的人聲鼎沸使得小女孩皺了皺眉頭,旋即又快速的舒展開來,而後低頭便不再看,隻關注著眼前她要下車之事。隻見她微微的彎下身扶著小女孩遞過來的手,僦足踏穩車墩,性下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