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天才少年(1 / 2)

等所有參加複賽的參賽者們都通過了身份認證之後,一眾人並進入考場開始考試。

每個人似乎都神情莊重,隻有花小尋與謝素雅的臉色有些不同。花小尋一臉的胸有成竹,因為昨晚失眠的時候他已經想好了今天要寫的文章,至於謝素雅,她依舊糾結於花小尋為什麼能進入複試這個問題。

特別是那個接待人員宣布的第一個名字是花小尋的時候,謝素雅更氣憤了,因為謝素雅一直覺得,第一個被宣布的人肯定是本次大賽的評委編輯們一直肯定的人,這樣才會被第一個通過初試。

可是根據花小尋以往在學校裏的表現,他根本不可能有這麼厲害的文字功底,因為他甚至連文學社都沒有資格加入。當年花小尋準備追謝素雅的時候,曾經因為謝素雅是文學社的社長,他也參加過文學社的招新,隻是,當時謝素雅對於花小尋的文章隻看了一眼就丟一旁了。

一個人或許能在一個月隻能長胖,也能在一個月隻能練出一身肌肉,甚至可以在一個月之內從一個男的變性為一個女的,不過卻沒有人能在一個月獲得對於文字的修養,至少謝素雅是這麼認為的。

不過謝素雅也沒有時間繼續亂想了,因為複試已經開始,複試與初試不同,初試不限題,可以自由發揮,不過複試卻有了一些要求,限製就是不能寫小說這種文體,至於選詩歌還是散文,亦或者什麼其他的文體,就要看自己的選擇了。

不能寫小說這個限製,當場就讓一些參賽者的心理感到了緊張,多數人在參加這次複賽之前,都是準備了幾篇小說來參賽的。

謝素雅雖然擅長寫小說,不過像詩歌或者議論性的文章也是非常不弱的,所以,構思了一會,她就想好了一篇跟人生有關的議論性文章。在下筆之前,謝素雅特意看了一眼坐在自己後方的花小尋,她看到花小尋的紙張上已經寫出了密密麻麻地好多字。

這次花小尋寫的依舊是韓寒的文章,不過並不是韓寒在新概念一文成名的文章《杯中窺人》,花小尋覺得那篇文章隻適合命題作文,對於無命題的作文,如果硬是要寫《杯中窺人》反而顯得有些做作,因為花小尋這次寫的是韓寒的《書店》。

《書店》這篇文章好多人可能並不知道,其實當年韓寒參加新概念的時候,初賽並不是隻投了《求醫》,他當時投了兩篇稿子,還有另外一篇就是《書店》。《書店》這篇文章跟《求醫》相比,文筆與中心思想,有過之而無不及。

花小尋相信,《書店》這篇文章一定能讓他在這一眾人當中成為佼佼者。

而在這個比賽場中,除了謝素雅一直關注著花小尋之外,其實還有另外一些人也正在暗中注意著花小尋。

其一,是當時的監考官林錦,隻要當時在現場的人稍微注意一下,就能發現,林錦停留在花小尋身邊的時間絕對比停留在別人麵前的多的多。

其二,就是,站在走廊外,投過玻璃,正在關注著比賽場內一切的兩個看上去都已經四十出頭的中年人,他們倆正是《文藝複興》雜誌的主編哈爾與副主編文庫,確切地說,他們倆的主要關注對象,也是花小尋。

造成這一切的原因,就是花小尋之前寫的那篇《求醫》。

主編哈爾與副主編文庫在看了《求醫》這篇文章後,都覺得此文的作者是一個文風老練、思想獨特的文壇的奇才。不過當他們知道寫這篇文章的人隻是一個剛剛年滿十八歲的大學新生的時候,他們都有點難以置信了。

“看他的樣子,寫的蠻順利的。”主編哈爾目不轉睛地盯著花小尋說道。

副主編文庫點了點頭,“聽說那篇文章他隻用十分鍾就寫好了,看來的確是有備而來,不知道這次的速度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