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農戶網上賣豬10分鍾賣500公斤
聊生意
作者:葉恒珊
原汁原味的土貨,無論在菜市場,還是在網上,從來都是最受歡迎的。近日,遂昌縣政府牽頭組織了3000家農戶養的土豬肉上聚劃算,麵向江浙滬地區開賣。僅僅開團10分鍾,土豬肉就賣出去了500公斤。團購的土豬全部來自遂昌3000家農戶散養豬以及具有豐富養殖管理經驗的專業生態農場。
土豬肉向來價格不菲。這次網上的團購價為市場價的7折,並享受順豐包郵優惠。豬肉售賣方式跟線下類似,也是按照豬腿、五花肉、肋排、裏脊肉、蹄髈分類。訂單以1.5公斤為單位,例如1.5公斤前後腿肉是69元,裏脊與裏脊骨組合為99元,蹄髈和蹄髈圈組合是79元。
網絡售賣生鮮類食品對保鮮、物流、配送都有嚴格的要求,此次土豬肉如何操作?
為了保證肉質新鮮,這次團購土豬肉沒有現貨,而是根據下單情況定量屠宰,當日屠宰、當日切割包裝、當日發貨,次日就送達消費者手中。在這過程中,采用MAP技術,利用順豐的鮮品泡沫盒冰袋保證豬肉新鮮品質。MAP包裝指對新鮮豬肉進行排酸、換氣後,在包裝袋內填充CO2+O2的混合氣體,可以讓肉的保鮮期達到7天。
遂昌如今被外界稱為“淘寶縣”,以網上銷售當地農產品聞名。根據當地網店協會統計,以2012年為例,遂昌農產品的網上銷售額突破1億元,單是地瓜、竹筍就賣了二三十萬公斤。
“農產品電商化是未來的潮流和趨勢,我們想大膽突破,把更多生鮮類產品搬上網。”據悉,遂昌還會嚐試網上豬肉預訂,當豬還是小豬崽的時候,消費者就能下單,等待豬自然成熟了以後再送到顧客手中。
業內人士分析,目前肉價、菜價居高不下,流通過程占去三分之一甚至一半成本。如果能夠盡可能減少中間環節,讓原產地的食品通過網絡直接麵對消費者,不失為一個為菜籃子減負的好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