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衛六,亦名泰坦,土星最大的衛星,太陽係第二大衛星,它還是太陽係唯一一個擁有真正大氣層的衛星。
從某種程度而言,土衛六與地球很相似,有山有沙丘,有水也有海洋,有藍天白雲,還會下雨下雪。
而所有這一切都是土衛六零下180度的環境中發生,土衛六的水是液體甲烷,如海洋那麼廣闊的液態甲烷海洋,下的雨雪也都是甲烷或乙烷。
從星球開發角度而言,土衛六其實比土衛二更適合大規模移民。它位於土星磁場保護範圍,避免了輻射,大氣層是地球1.5倍,又是低重力區,地麵可以任意建造各種高樓大廈以及大跨度的玻璃溫室建築。
不過土星圈中,重點開發的卻是土衛二,原因在於土衛二采用的技術與木衛二、木衛三相同,都是在地底冰層中製造巨大空腔,建造超大型地底都市。
正由於最初相關開發技術一脈相承,沒有難點,無需另起爐灶,是以土星生態圈最初的開發重點選定為土衛二,在地底冰層中建造都市群。
通過十幾年的建設,目前土衛二已經開發到了上限,而土衛六一直是作為資源行星開發,人口加起來僅有數百萬,地表建立了數座中小型都市。
超大型農田是土衛六的最大特征,此外還有圍繞甲烷海建造了多座能源工廠,農業出產與廉價的甲烷能源是土衛六的最大產出。
據說土星圈正在籌備大規模開發土衛六與土衛八,初步意向是在土衛六甲烷海,與土衛八赤道脊上建立至少2座人口超過千萬的大型都市,
此舉即是為了緩解土衛二地下都市人口增長過快的壓力,也是為了進一步開發土衛六與土衛八做準備,它們將是土星生態圈下一個十年計劃中的主要開發對象。
列王紀230年,泰坦之環從土衛六的甲烷海底浮出,它是土星圈發掘出來的古神遺跡的核心造物,從土衛六升空之後,泰坦之環從此成為土星圈的壯美風景線。
在之後的十幾年中,泰坦之環從一個圓環逐步成長為圓筒,這座巨型天體最終被命名為泰坦之城,最初的古神遺跡核心泰坦之環成為今日泰坦之城的奠基。
泰坦之城看上去像是緩慢旋轉的圓筒,圓筒由一個圓環與四片長梭型的人工葉組成。從結構上來說,收攏呈圓筒狀的人工葉可以完全展開,形成類似四葉草造型。
泰坦之環直徑7.2公裏,寬度500多米,高度300多米,有多座建築凸出高度超過千米。人工葉的長度36公裏,寬度6公裏,高度400米,其中外層裝甲厚度有50米。
4片人工葉中有3片屬於居住區,剩下1片屬於軍事管製區,土星生態圈的大部分機動武裝力量都集中在這裏。
除了精銳的機動部隊外,該區域還集中了各類科研機構以及保密工廠,包括泰坦軍校也在這片人工葉上。
泰坦之環是整座人工天體最熱鬧的區域,它既是連接各片人工葉的交通樞紐,也是進出泰坦之環的交通樞紐。
它擁有四座空港,每片人工葉都對應有1座空港。不過隻有2座空港作為民用運營,另外2座是軍用空港,有內港與外港之分,前者停泊小型艦船,後者停靠大型戰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