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5月星島(1 / 2)

進入5月的新加坡,陽光酷熱。

焱飛與先遣隊的小夥伴們已經快三天沒有機會接觸到陽光了,這幾天都是早出晚歸,全力籌備即將在周五開幕的展會。

後天就是周五,新加坡博覽中心將迎來新一屆的新能源展會,展會為期三天。

焱飛一行算是本場展覽的大參展商,來自魔都的私營企業,承包了3000平方米展區,組織了一批國內新能源相關企業前來參展。

上周日,焱飛跟隨部門老大,一行二十多人的先行組從魔都飛往新加坡。在接下來數天內,他們不光要承擔自己公司的布展任務,還需要在新加坡協調及協助參展團中的其他廠商。

部門老大也就是參展團領隊負責接待,帶著一群女生與2個跑腿男生負責所有接應事宜,重點客戶甚至需要安排接機;焱飛則是副領隊,負責蹲守展覽中心,協同工程部,並帶領其他男性小夥伴一起布置展館。

焱飛在這家私營企業已經幹了一年多,去年應屆實習就被招進來,分到市場部。跟他同時招進來的差不多有二十來個應屆生,幹不下去的加上跳槽的,如今還剩下一半。

剩下的這一半再加上新招的、實習的以及托關係開後門的,構成了這家私營企業的市場部,算人頭有40多人,跟銷售部差不多,算是公司最大兩個部門。

公司老板乃魔都本地人,九十年代下海的高級知識分子,有眼光有決斷也不缺乏勇氣與智慧,恰好在合適時間介入了新能源這個行業,業務迅速膨脹,前兩年開始公司進入高速擴張時期。

公司最初的核心業務是廣告推廣,後來介入展會領域,從小打小鬧開始一路升級,前兩年又看好新能源發展,再次轉型全麵介入新能源相關展會。也算恰逢其時,正好遇到國家大力推廣新能源,全國各地企業一窩蜂的朝裏麵湧。

公司能脫穎而出的原因不光是選擇在合適的時機轉入熱點行業,還有其老板精明獨到的眼光。它不光搞展會,還搞協會,兩手都抓,而且兩手都硬。

有行業協會的名頭,業務自然接到手軟。國家正在大力發展新能源,高額補貼不斷,不說行業內的,就是行業外的諸多企業都眼紅,有商機自然就能吸引試圖分一杯羹的企業。

圈子很重要,新能源行業怎麼說也帶點高新科技。不管是真心誠意進這個行業做點事情的,還是進去琢磨著分補貼的,都需要得邁進這個圈子才能一起玩。

所以協會就值錢了,當然得是最先成立的,名氣最響的,這家公司目前就是這個狀況。

一手牢牢抓住協會,辦刊物,上網站,翻譯國外行業相關資料,組織行業內部活動交流,召開各類專家會議,這些費用都是公司承擔,就是為了做大協會影響力。

有影響力之後,另一手組織大型展會,前兩年還僅限於魔都,去年開始已經走向全國,今年正式走向海外。

焱飛就是去年公司擴張時招入的,說是市場部,其實是啥事都幹。

市場部需要運營網站,也得管理論壇;市場部要替協會組織召開行業務虛會、洽談會,即是召集者,又是主辦方,各種打雜工作;翻譯資料也得市場部上陣,每人每個月都要交數篇譯文。

以上隻是日常的常態工作,還有非常態工作。

譬如每年春秋兩季展會招商,光魔都就是2次大型會展,參展廠商都上千了。這兩年還得加上擴張出去的,羊城有帝都也有,今年而且還有海外,5月新加坡、7月墨爾本、10月巴塞羅那與迪拜,連續4場海外展覽。

非常態工作來臨時,市場部需要去到會場布展並參展,展會期間也要協調各種工作,展會結束還要協助撤展工作,做到真正意義上的從頭到尾貫穿所有環節。

市場部平時忙成狗,展會前後不如狗,焱飛最長一次三天兩夜就睡了5小時!

公司另一大部門銷售部,其實工作內容跟市場部完全一樣。兩個部門的區別在於,銷售部先成立,他們重點在於魔都的展會招商;而市場部是業務起來之後重新組建的,側重點在於國內展會招商。

表麵看這份工作似乎性價比不高,工資待遇是不錯,但加班無止境,動不動就超負荷運作。

不過去年這批應屆生中選擇留下來的都覺得挺不錯,焱飛也是其中之一!

因為付出能有回報,還能看到希望,這就夠了!

行業景氣,公司業務蒸蒸日上,這是擺在眼前的事實,公司發展已經進入快車道,這又意味著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