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章 禮儀教程(1 / 3)

別讓失禮阻礙你的發展,剛剛進入職場的“菜鳥”最容易忽視職場的禮儀。職場禮儀實際上是職場人際關係的“潤滑劑”,它往往能夠非常有效地減少人與人之間的摩擦,最大限度地幫助人們維護自己的利益。職場“菜鳥”要想晉升為“牛人”,必須突破禮儀這一關。

1接待裏麵學問大

身為一個剛剛進入公司的新人,難免要承擔一些迎來送往甚至端茶倒水的“雜活兒”,這並不是領導或是那些老員工欺負你,他們在剛來的時候肯定也做過這些事情。年輕人沒有經驗,多學多做總歸是沒有壞處的。在接待迎送來訪的賓客時,你所代表的不僅僅是你自己,你的形象就是公司的形象,如果你做出什麼失禮的舉動,丟臉的也不僅僅是你自己,你公司的形象同樣要跟著受影響,那麼你在公司的前景可就大大不妙了。

西安某紡織廠的廠長蔡夏嵐女士要去廣州某服裝廠洽談供貨事宜。她在西安剛登上飛機,就收到了廣州方麵發來的短信,告訴她接機人已經出發,並且在廣州的食宿問題都已經安排妥當,讓她放心,並祝她一路平安。到了寧波剛開手機,她又收到了短信,這回是告訴她接機人已在機場出口、穿著什麼樣的衣服。洽談結束,她離開廣州剛準備登機時,收到了接待人員祝福的短信。到了北京,剛開手機,她又收到了問候的短信。如此細心而專業的行為,讓蔡女士感慨不已。

武漢的某公司邀請北京某大學的經濟學權威張教授來公司為員工講課。張教授答應了這家公司的請求,打電話給該公司,通知對方自己明天下午兩點飛抵武漢,請對方派人去機場接一下。接電話的小史是個新員工,他說自己沒有權力決定,但是自己會轉告公司老總,派人去機場接機。第二天,張教授下了飛機,足足等了半個小時也沒見到來接機的人。無奈之下,張教授隻得拿出手機給公司打電話。接電話的還是昨天那個小史,聽到張教授的聲音,他“啊”的一聲大叫,緊接著連連道歉,說昨天接電話的時候老總不在,結果自己忙來忙去就把派人接機的事給忘了。張教授一怒之下掛掉電話,轉身去售票處買了一張一小時後飛回北京的機票,無論公司老總怎麼懇求也不肯回心轉意了。

同樣的事情,不同的處理方式,造成了截然不同的結果,這其中的關鍵就是負責接待的人員存在經驗上的差別。廣州某服裝廠的接待人員就表現得非常專業,“伺候”得蔡夏嵐女士非常舒服。而小史說是“忙忘了”,究其原因是沒把這件事放在心上,如果他把接機這件事看作是件大事,又怎麼可能因為其他的工作而把這件事忘記了呢?事實上,對於企業來說,無論何時,對外的事都要比對內的事更加重要。因為內部的事出了問題,自己關起門來什麼事情都好解決;如果對外的事出了問題,想要彌補就很難了。因此,每個初入職場的“菜鳥”都應該好好地了解一下接待賓客的禮儀,免得到了關鍵時刻“掉鏈子”。

一般來說,身為公司的新人,高規格、大規模的接待活動基本輪不到你出馬,你要做的基本上是接站送站一類跑腿的活兒,即便如此,你同樣不能懈怠。下麵是以接待進程為線索的禮儀和細節。

(1)接站

接待是從雙方在機場或是車站見麵開始的。如果雙方並不相識,接站時可以舉一個接站牌。出站之後,如果乘本公司的車,那麼上車的時候要讓來賓先上,緊走兩步為來賓打開車門,並用手示意,等來賓坐穩後自己再上。來賓上車後,你不要從同一個車門隨後而入,把來賓往裏擠,而應該為來賓關好門,然後從車尾繞過從另一側車門上車。如果是坐出租,那麼你隻需要將來賓讓上後排,自己坐在副駕駛位置上就可以了。下車的時候,自己先下,然後為來賓打開車門,請他們下車。

在去公司或是賓館的路上,雙方不可能一句話不說,作為接待方,你理應負起活躍氣氛的責任。在雙方閑聊的過程中,你需要格外注意,不要一不小心犯了忌諱。在雙方談話時,你可以圍繞文學、藝術、曆史、哲學等高雅的主題,或是文藝演出、旅遊觀光、風土人情、流行時尚、體育比賽等輕鬆的主題來引起對方談話的興致,避免冷場的尷尬。你也可以根據對方的職業,談一些對方最擅長的事情,比如跟律師談談法律,跟教授談談學術,等等。在談話時,你最好抱著向對方請教的態度。每個人都不會拒絕談論自己的特長。但是在談話時,所有有關年齡、收入、婚戀、宗教信仰等情況,如果不是對方主動地提出來,或是工作需要必須了解這些方麵的內容,就不要主動地談論,也不要涉及疾病、死亡等不愉快的話題,以及荒誕離奇的聳人聽聞或黃色淫穢的事情。最重要的是不要將第三方作為閑聊的主題,特別是針對第三方的批評類話題,這樣會有“影射”、搬弄是非之嫌。與此同時,要尊重對方,在對方講話的時候,不要中途打斷或是與人爭辯,因為這有悖交談的主旨。你即使有話要說,也要等到對方說完一件事或中途停頓的時候再說。在談論某個話題的時候,即使對方的觀點錯了,你也不要直接說“你錯了”之類的話,否則會招致對方的反感、敵對的情緒。你不要有看手表、伸懶腰、打嗬欠等漫不經心的動作,因為這些動作通常意味著端茶送客。如果對方提到一些不便談論的問題,例如涉及公司的商業機密或是領導的個人隱私等的話題,你千萬不要輕易表態,而應該借機轉移話題。

(2)陪行

接待過程中,你陪來賓走路,一般要請來賓走在自己右方;而在走廊裏,應走在來賓左前方幾步。在轉彎、上樓梯的時候,你要回頭以手示意,有禮貌地說“這邊請”。上樓梯時,你應請客人在先;下樓梯時你應在先,要把有扶手的一側讓給客人。乘電梯的時候,如果有專人開電梯,你要請來賓先進;如果沒有專人開電梯,則你先進,然後讓來賓進。到達目的樓層時,你讓來賓先走。到達會議室或領導辦公室門口時,你要對來賓說“這裏就是會議室”或“這裏就是我們總經理的辦公室”;一定要先敲門,得到允許再將來賓讓進去。門如果是向外開的,那就請來賓先進;如果門是向裏開,你應該自己先進去,按住門,然後將來賓讓進去。你最好是反手關門、反手開門,這樣才能始終麵向客人。在這之後,接待的主角就已經從你變成你的領導,接下來你隻需要遵照領導的吩咐去做就可以了。

(3)上茶

在與來賓商談的過程中,領導很可能讓你給來賓上茶。茶怎麼上是有講究的。如果有若幹種茶葉可供選擇的話,你就要詢問對方:“您是喜歡喝紅茶、綠茶還是菊花茶?”用來敬茶的杯子一定要幹淨,最規範的是用有蓋兒、有把兒的瓷杯;如果沒有的話,一次性杯子也是可以的。千萬不要用普通的玻璃杯,隻有小飯店才用這樣的杯子給客人上茶。

取茶葉絕對不能用手抓,最好能用茶葉勺取,如果沒有茶葉勺,可以先把適量的茶葉倒進茶葉筒的蓋子裏,然後再把蓋子裏的茶葉倒進杯裏。如果是用有蓋兒有把兒的瓷杯,放入適量的茶葉後,先倒入約三分之一杯沸水,把杯子蓋好,然後從來賓的右邊上茶。估計茶葉差不多泡開的時候,再為來賓摻上開水。需要注意的是,摻水時可以用右手拿著茶杯蓋子,如果要放在茶幾上的話,一定不要把蓋子直接扣在茶幾上,這樣不僅會在茶幾上留下一灘水漬,而且很不衛生。倒水的時候注意水不要摻得太滿,一般約為茶杯的三分之二左右就行了,如果太滿,來賓在喝的時候很可能會把水灑在褲子上,等到會談結束,來賓起立的時候褲子是濕的那可就很不雅了。如果用的是一次性杯子,那麼在放入茶葉後一次性倒入三分之二的開水就可以了。

敬茶要先客後主。如果來賓較多,那就要按級別或長幼依次敬上。上茶的具體步驟是先把茶盤放在茶幾上,然後再用右手把茶杯放在來賓麵前的茶幾上。需要注意的是,在上茶時手指不要搭在茶杯上,也不要讓茶杯撞到來賓的手,以免燙傷來賓或將茶水打翻。如果上茶時雙方正在交談,你要先說一聲“對不起”,暫時中斷雙方的談話然後再上茶。如果在茶水之外還有點心、糖果之類,則最好放在來賓的左前方。

(4)送客

有接就有送,接待工作要善始善終,最後的送客環節同樣要認真地處理好,否則就會讓你之前所有的努力全部化為泡影。如果隻需要把來賓送到門口,那你就應該站在門口目送一段時間,等來賓的身影消失後再返回來。如果來賓走了兩步回頭想再次致意,卻發現主人早已經轉身進去了,那就很難讓來賓相信主人接待的誠意。如果要將來賓送到車站或是碼頭,那就要等車船開動並消失在視線以外再走;如果送到機場,則要目送來賓通過安檢,因為在安檢時容易出現諸多問題,可能需要你協助處理。到車站、碼頭或機場送別的時候,絕不可以表現得心神不寧或頻頻地看表,這是很失禮的,來賓會以為你早已經對他不耐煩了,想要趕緊把他這個“大麻煩”送走。如果有特殊的原因不得不在來賓安檢、上車、上船前就要提前返回,那麼一定要盡量誠懇地向來客說明理由,請求對方諒解。對方即使口頭上表示諒解,也難免會在心裏有些不舒服的感覺。

接待來賓是職場人士在公務活動中的一項經常性工作,掌握這方麵的行為準則和禮儀可以讓人終生受用。因為就算你從“菜鳥”混成了“牛人”,從“平頭老百姓”混成了“一方諸侯”,但你永遠掙脫不了社交這張大網。

2名片上的禮數

20年前,名片這東西是少數精英人士身份的象征;20年後,10個職場人士中,8個有名片。不要懷疑名片,就算你隻是一個走出校園還不滿一年的職場“菜鳥”,就算你隻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小小推銷員,你也需要把你的名片廣為散發,因為你每送出一張名片,就相當於為自己的前途埋下了一處伏筆,說不定什麼時候機會就會找到你頭上。發名片有一個副產品,那就是收名片。正所謂禮尚往來,稍有修養的人在拿到對方名片的時候,都會將自己的名片發給人家一張。久而久之,你“換回”的這些名片就能給你編織一個廣大的人際關係網,讓你不再為辦事找不到門路而發愁。有一位社會知名人士曾經十分認真地說過:“在現代生活中,一個沒有個人名片,或是不會正確地使用個人名片的人,就是一個缺乏現代意識的人。”他的這句話並非小題大做,而是很有道理的,它充分地說明了名片的重要性。

(1)名片的用意

在一般人看來,名片隻不過是輔助進行自我介紹的一種工具罷了,但事實上,名片絕不僅僅隻有這一點點用途。

① 自我介紹。初次見麵,口頭的自我介紹往往很容易被人忘記,如果對方以後真的要聯係你,卻想不起你叫什麼名字,隻知道有這麼個人,那就很尷尬了。然而,一張名片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最重要的是,這樣做還可以節省時間,避免囉唆、含混不清。

② 業務介紹。名片不僅僅可以介紹你自己,它同樣可以為你的公司進行業務宣傳,交換名片有助於擴大交際麵,爭取潛在的合作夥伴。其實,很多飯店都有訂餐卡,上麵印著飯店的經營內容和訂餐電話,這也是名片的一個變種,隻不過這樣的名片代表的不是個人而是公司。

③ 結交朋友。名片是打通社交之路的“先鋒官”,主動把名片遞給別人,通常便意味著對對方表示友好、信任和希望深交之意。也就是說,用名片可以為結交朋友“鋪路架橋”。

④ 保持聯係。現在已經很少有人還在使用電話本,手機和名片夾替代了它。將收到的名片分門別類地放進名片夾裏,在需要的時候就可以很輕鬆地把它找出來,利用它所提供的資料,即可與名片的提供者保持聯係。正因為有了名片上所提供的各種聯絡方式,人們的來往才變得更加現實和方便。

⑤ 拜會他人。古人去陌生人家拜訪時,比較正規的禮節是拿一個拜匣,裏麵裝上拜帖,到了門口讓管家拿給主人,以示尊重。在現代,名片成了拜匣和拜帖的“接班人”,初次前往他人居所或工作單位進行拜訪時,可將本人名片交給對方的門衛、秘書或家人,轉交給被拜訪者,用以告知對方“來者何人”。此種做法比較正規,可避免冒昧的造訪。

⑥ 通知變更。可以利用名片及時地向老朋友通報本人的最新情況,例如,晉升職務、喬遷新居、變換單位、電話改號等。以變更後的新名片向老朋友打招呼,還可以使彼此的聯係暢通無阻,也可以讓對方對自己的有關情況了解得更準確。

⑦ 用做短信。在名片的左下角可以寫上幾行字或短語,寄給他人或托人轉交,若內容較多,也可寫在名片的背麵。在國外,流行以縮略語寫在名片左下角,用以對他人表達慰問、鼓勵、感謝、祝賀之意。

⑧ 用做禮單。向他人贈送禮品時,可將本人名片放入其中,或將之裝入一個不封口的信封中,然後再將該信封固定於禮品外包裝的上方,從而說明“此乃何人所贈”。

⑨ 簡短留言。拜訪他人不遇,或者需要請人轉達某件事情時,可在名片上寫下幾行字,然後將它留下或托人轉交。這樣做比打個電話或者發個短信更顯鄭重,也會使對方感到“如聞其聲,如見其人”,最重要的是不會誤事。

⑩替人介紹。介紹某人去見另外一個人時,如果不是公務,那麼就沒必要開具正式的介紹信,可用回形針將本人名片(居上)與被介紹人名片(居下)固定在一起,然後將其裝入信封,再交給被介紹人。這種方式比讓被介紹人兩手空空地去拜訪,然後當麵給你打電話要鄭重得多,同時也會受到他人的高度重視。

(2)業務式名片的內容

對於職場“菜鳥”來說,名片對工作的意義比對生活的意義要大得多。因為你在私生活上的交往對象無非就是朋友、家人、戀人等,相互之間早已不再需要通過名片來相互了解,然而在公務上,你卻總是需要不停地接觸例如同事、客戶、合作夥伴、競爭對手等各式各樣的人,在這個時候你的名片就能派上大用場了。所以職場人士一般使用的是公務式名片。

公務式名片,是指在商務、政務、學術、服務等正式的業務交往中所使用的個人名片,同時也是目前最為常見的一種個人名片。一枚標準的公務式名片,應由歸屬單位、本人稱呼、聯絡方式三項具體內容構成。

既然是“公務”,那麼在名片上寫上你的公司名稱當然是必不可少的。此項內容,通常由企業標誌、單位全名、所在部門等部分組成,可酌情增減。但供職單位與所在部門均不宜多於兩個,以免令對方感到疑惑,還會給人以用心不專的印象。

名片上當然要寫上你的名字。本人稱呼,由本人姓名、所任職務以及學術頭銜三個部分組成。在名字後麵加上職務或頭銜會讓你的名片更受重視,同時還可以讓對方了解你在公司所處的位置或是你的文化程度。在本人姓名後加注“先生”、“小姐”、“夫人”等稱呼則沒有必要。

把自己的聯絡方式留給對方,事實上是你給對方名片的根本目的。本項內容通常由單位地址、辦公電話、手機號碼、電子郵箱四個部分組成,有時還可加上QQ或者MSN等網絡即時通信方式。公務式名片不宜提供家庭住址與住宅電話。

在格式上,通常本人稱呼應以大號字體印在名片正中央,歸屬單位與聯絡方式則應分別以小號字體印在名片的左上角與右下角。如有必要,還可在名片的另一麵印上本單位的經營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