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今天,世界借兩會看中國(1 / 2)

經濟增長目標定多少 深化改革道路向何方

頭版

作者:藍雅歌 王剛 蕭達 青木 楊明 崔傑通 汪析 玉鵬

中國最大的年度政經盛事兩會今天全麵鋪開,2014年被稱為“中國全麵深化改革元年”,這使得5日開幕的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更加不同尋常。全世界眾多國家的記者昨天上午擁入人民大會堂新聞發布廳,迫切尋找從經濟到外交等領域中國未來發展的蛛絲馬跡。大會發言人傅瑩4日的答記者問在國際媒體上迅速傳播,日本媒體稱中國“不點名批評日本”,菲律賓媒體則擔憂“中國表示將對爭議海域的挑釁做出回應”。不過,更多人關注的是中國的經濟和改革,“中國2014年的經濟增長目標”更是熱得發燙。瑞士《商報》4日稱,“在許多歐洲國家看來,中國的重要性甚至已經超過歐洲鄰居”。對於中國的改革,許多西方媒體強調的是令人望而生畏的種種挑戰,從霧霾彌漫的環境到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挑戰,在渴盼從中國分享紅利的同時透著一絲悲觀。複旦大學特聘教授張維為4日接受《環球時報》采訪時說,“中國要做的首先是肯定成績,然後是自信的改革。過去幾十年中國取得的成績可以用‘不得了’來形容,沒有任何理由不自信。”

中國開啟最大年度盛事

“中國表示將對爭議海域的挑釁做出回應。”《菲律賓星報》網站4日迅速報道了大會發言人傅瑩的表態。報道稱,傅瑩說中國支持通過協商解決爭端,中國的230萬人民解放軍——世界規模最大——隻是防禦性的,不過,傅警告說其他國家不要考驗中國的決心,“如果有國家要挑釁,要破壞這個共識,破壞這個地區的安全,破壞這個地區的秩序,那麼中國必須要做出回應,而且是有效的回應。”美聯社稱,傅瑩點了美國的名,稱如果美國和其他國家如果真的關心地區和平與安全,就應冷靜對待中國的主權主張。

日本《產經新聞》4日稱,傅瑩在發言中提到“如果有國家要挑釁”,這是不點名批評日本。日本時事通訊社認為,傅瑩主張可以擱置領土和海域之爭、尋求共同開發的可能性,同時強調中國將回應挑釁,是在牽製日本。對傅瑩“從中國自身的曆史、經驗上認為,我們認為和平是需要實力來維持和維護的”這一講話,報道稱這是在強調中國增加國防軍費開支的正當性。本月3日,“美國之音”網站就稱,人大會議期間,中國政府預計會再次提出大幅提高軍費的預算報告,而中國去年的軍費開支達7202億元人民幣。

事實上,當天一個小時的新聞發布會上,傅瑩回答了和平崛起、婦女權益與參政、衡陽人大代表賄選腐敗、信訪、香港普選、霧霾等多個問題,而世界各地報道兩會時也遠非日菲媒體那樣警惕甚至敵對。俄塔社說,4日亞太地區的股票指數在2周下跌後開始上升,中國兩會將重點討論國家政治經濟發展問題,總結國家發展,確定未來目標。相信會給世界帶來更多好消息。

“風清氣正”,BBC4日分析今年兩會時提到這個關鍵詞。台灣《聯合晚報》稱,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上任後,提倡簡樸全力打奢,過去以包機出席兩會的一些人員今年都改搭普通航班或高鐵抵京,不僅接機的人減少,鮮花、紅布條或接機儀式也都沒了。為落實節約,會上的礦泉水都是“實名製”。

各方更關注的是會議內容和分量。美國《市場觀察》稱,中國最大的年度盛事開啟,世界其他人將一瞥中國領導人在思考什麼、計劃什麼。一年一度的全國人大會議5日開啟,毫無疑問將成為新聞,今年是習近平主席製定中國未來10年發展計劃之後的第一次人代會。會議的重要事件是李克強總理的工作報告,他將宣布中國今年的經濟目標。法新社4日猜測說,工作報告可能涉及官員腐敗、包括霧霾在內的環境問題、經濟改革以及東海和南海的領土爭端。韓聯社稱,這將是李克強總理首次進行政府工作報告,報告中體現出的新領導集體的領導風格和具體的宏觀經濟指標引人矚目。

英國《金融時報》列出諸多看點清單,包括房地產政策、民族政策、國企改革、汙染、對外關係、地方政府債務和影子銀行等。文章稱,中國同日本日漸加劇的緊張在會議期間至少會提出一次,“日本軍國主義”可能被用於為中國兩位數軍事預算增長辯解的理由。太平洋地區的外交政策分析家與各國政府將緊盯北京是否緩和對東京以及南海爭端國家的調門。台北“今日新聞”網4日稱,2014年是大陸全麵深化改革的“開局之年”,美國《時代》周刊定義為“大陸的曆史性轉折年”,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的全麵深化改革內容將轉變成具體政策,推進各領域改革。大陸的政治經濟生活已對台灣的民生福祉產生日益重大的影響。

來自中國的數字

“世界各國領導人、公司高管和對衝基金經理的目光將重回一個大家集體著迷的事情:今後一年的中國增長目標。”美國彭博新聞社3日稱,“全世界的目光都將聚焦於中國總理李克強,看看是不是會再度將數字定在7%以上,這個數字對於從新加坡到聖保羅的各國官員們來說是某種舒服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