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下山(2 / 3)

“執事?現在還不是接收門徒的時候吧?”

“這次執事沒有帶小孩上山,一個人來的,我聽說呢。。。”明月凝神關注了一下周圍,神秘兮兮地道:“執事想退休了,這次回山,就不再去下界啦。”

“退休?這老家夥在下界呆太久呆傻掉了?我們修士,哪有退休這種說法?”清風一臉的不以為然。

明月的神態有些詭異:“清風哪,你今年的考核可是沒有通過哦!”

“怎麼了?”

“你還記不記得你考了多少次了?”

“。。。。。。”

“按照門規,三十年還沒練成一項五行遁術,是要被逐出山門的。。。”

清風的臉頓時垮了下來:“逐出山門。。。我能去哪兒?”

“這不是,執事大人退休了嘛。。。”

清風大愕:“我?我去當執事??”

“要不然,為什麼執事一回山,觀主就到處找你來著?”明月半仰著腦袋,一副我就知道的表情。

太清宮正殿。

主座上,鶴發童顏的觀主麵無表情:“清風啊,今年你的考核。。。”

清風躬身道:“弟子愚鈍。。。”

觀主瞥了一眼右邊座椅上的那位老執事,這家夥也真是老了。

修道之人,賣相一般都是不錯的。體術修煉有成後,容貌就基本固定在青壯年的樣子。如果在六七十歲血氣衰竭之前法術有成,容貌也不會大變。

觀主的年齡,是個傳說。。。因為觀主地位特殊,所以沒人能找到可以能推算這老頭年齡的相關記載。按清風所能接觸到的範圍來認證,至少四百年多前,觀主就是現在這般摸樣。

嶗山派內門,可不是世俗界那個全真派的支流。究竟傳承了多少年,已經沒有人能說得清,派內記載中出現的某些祖師,甚至在封神時代就已經存在,更何況還有更早期的祖師。

世俗界的那個所謂嶗山派,隻是全真派弟子在嶗山附近修行,被後人冠以嶗山派之名,曆史不超過五百年。

至少四百多歲的觀主,其實真實相貌還是能維持在二三十歲的樣子,現在這幅容貌,隻能說是觀主大人的一點私人的小小惡趣味。

而這位執事大人,才一百多歲,已經是“枯發橘皮”。

這就是少壯不努力的代價啊。。。回頭再看看下麵的清風。。。哎,這又是一個。

“清風哪,按照門規,你也該是下山的時候了。不過嘛,這個下山,也有各種下法。”觀主端茶抿了一口,繼續道:“照慣例,你下山後就不再是嶗山的人了,以後也不許抬著嶗山的名號在外麵招搖撞騙。。。但是,這次你的運道來了。”

清風低著頭,斜眼瞄了瞄那個老頭執事,暗想:“不就是讓我頂那老頭的苦差麼,看那老頭混的個不成人樣,指不定這位置有多受罪呢,說得還好像給了天大的恩惠。”

當然,他不敢說出口來,否則就不是趕下山,而是打下山。

觀主意思意思地發了點銀子金子給清風傍身,算是臨別贈禮。省著點用,粗茶淡飯地,也夠花個數十年。

人民幣?美刀?對不起,修士們不收藏這些。。。

修真無歲月,世俗界貨幣更換頻繁,就拿人民幣來說吧,雖然是最近幾十年的通用貨幣,但每隔個三五年的就要重新製版;而且下界還有個煩人的通貨膨脹定律。

金子銀子多好啊,硬通貨,自古到今就沒怎麼貶值過。

不過,那位順應潮流、明其名曰“退休”的老執事,倒是給了清風一個做工精美的大皮箱,據說裏麵放了不少紙幣。這是老執事在世俗界的私人小弟孝敬的,反正回了山也用不著,就都給了清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