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嬸兒將黛玉和紫鵑扶到船上,才解了纜繩,輕輕劃動雙槳,慢慢朝塘中心的亭子駛去。
此時已是晚秋時節,塘中的荷葉已枯了大半,皆低垂下頭,有的甚至枯得看不出本來樣子,從葉根處折斷,淹沒在寒涼的秋水中,看著令人唏噓。黛玉一路靜靜地坐在艙內,雙眼隻盯著一個個枯荷過去,不覺想起那一年,賈母帶人遊園,她們那幫姐妹們曾也坐船駛在湖中,當時湖上也有枯荷,寶玉曾道:“這些破荷葉可恨,怎麼還不叫人來拔去。”自己聽了,不過隨口說了句:“我最不喜歡李義山的詩,隻喜他這一句‘留得殘荷聽雨聲’。偏你們又不留著殘荷了。”寶玉忙改了主意,道:“果然好句,以後咱們就別叫人拔去了。”
這才不過幾年的光景,竟是恍如隔世了,隻是那幾句話清晰得恍如昨日般在耳邊回蕩,震得她幾乎要失神了。
正在恍惚間,忽聽李嬸兒笑道:“林姑娘,紫鵑,你們快看,這兒還有一個熟透了的蓮蓬呢!”說罷,忙穩住船身,指給黛玉和紫鵑看。
黛玉猛地回神,忙和紫鵑順著她的手指一看,果然,一枝熟得通體發黑的蓮蓬挺立在枯荷敗葉之中,迎著瑟瑟秋風依舊昂頭堅挺。黛玉不覺看得癡了,心想,這小小的蓮蓬本是何等脆弱的東西,可在這寒塘中,被秋風整日肆虐,也依然挺立,想自己雖現在身世飄零不知所歸,可終究有遮風蔽雨之所在,還有一大家子人好飯好菜伺候著,時不時地噓寒問暖,同那小蓮蓬比起來,是何等的幸運與幸福,如此,還有什麼理由傷感悲戚呢?
正自捫心自問間,忽見李嬸兒已伸出一支手迅速抓在手裏,將其折了下來,放到船艙中。黛玉張了張嘴想說點什麼,要終究沒說出口,李嬸兒便笑著解釋道:“雖說今年采的蓮子還多,但都不如這個熟得透透的,我帶回去給姑娘熬蓮子粥喝,定是一準地好營養好味道。”
黛玉無奈,隻得笑道:“多謝李嬸子費心!”便將眼神投向別處。
可巧,遠處一枝荷梗上,搖搖站了一支藍色水鳥,一雙烏溜溜的小眼睛正警惕地盯著黛玉這隻船。黛玉剛要張口呼喊紫鵑快看,那隻水鳥便立刻受驚似地振翅而逃。黛玉看著,不覺失笑,自語道:“好個靈氣的小東西,且放了你吧!”
紫鵑和李嬸兒忙問是什麼,黛玉便道:“才看見一隻藍色水鳥在那邊停著,不過一眨眼的功夫便飛遠了。”
李嬸兒笑道:“那些東西這塘裏有的是,姑娘要是喜歡,回頭我讓我家老頭子給你們捉幾隻養著玩。”
黛玉忙擺手道:“罷了,我不過是喜歡它們的靈氣勁兒,若真把它們圈在籠子裏,怕活不長呢,還是饒了它們吧。”
李嬸兒歎道:“姑娘說得也是,且饒了它們吧,反正咱們以後常來玩,也常能碰到它們,也倒添了幾分趣味。”黛玉點點頭,表示同意。
船又慢慢往前走了一程,果然靠近了塘中心的亭子。紫鵑率先下了船,又扶著黛玉下了船,才要去扶李嬸兒時,李嬸兒卻身姿矯健地自個兒跳了上去,嘴裏笑道:“別瞧我年紀大了,可身子骨還結實得很呢,不用扶的。”紫鵑和黛玉都笑了,幾人便前後進了亭子,在石凳上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