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霆被封會州節度使之事朝中官員早就已經知道,加之他在之前的戰績並無任何虛假之處,所以朝中官員沒有任何的異議。然而就當欲雷霆上前謝恩之際,田令孜卻突然間站了出來,說道:“陛下,臣認為對於李爍的封賞有錢公允。”
朝中大臣聽完他的話都不禁有些發愣,要知道這份封賞的名單,可是田令孜和大家一同商議後做出的決定,他怎麼忽然間又出現了變化,莫非昨天夜間有出現了什麼變故不成?由於不知道田令孜這葫蘆裏到底賣的什麼藥,所以朝中的官員也就沒有人開口。
唐僖宗也感到有些意外,便問道:“田愛卿,不知愛卿所說的有失公允,究竟是何處?”
田令孜見到唐僖宗問他,便躬身施禮道:“陛下,依照李爍此番勤王所立戰功,封賞為節度使並節度七州兵馬並無不當之處。但是陛下莫要忘了,這李爍也是皇族後裔,乃我朝太宗皇帝陛下的三子吳王李恪一脈,這一脈的數代人不論是在文治,還是在武功方麵都曾經為我大唐立過大功。如今雖說已經曆經二百餘年的時間,到了他這一代已經不複往日榮焉,但是李爍在得知天子遭受反賊欺侮之時,仍舊不遠萬裏的率領大軍前來勤王。其對我大唐忠貞之心可見一斑。再縱觀我大唐朝中之臣,多有手握重兵之將,卻將天子下達的勤王詔書置若罔聞,兩者一比較,這些擁兵自重之輩就顯得其心可誅!故而,臣懇請陛下能夠重賞李爍,以為天下之楷模。”
“那依田愛卿之意,該如何賞賜李愛卿?”
“陛下,前朝有張義潮因收回甘涼十一州,而被穆宗皇帝加封司徒,如今李爍所立之功絲毫不亞於張司徒,甚至猶有勝出,加之他原本就為我大唐皇族後裔,故而臣以為應當加封王爵。以輔佐陛下實現中興我大唐之誌,令貞觀、開元盛世重現,成為朝中群臣之楷模。”
能夠中興大唐,重現貞觀、開元之盛世,被後世稱之為“中興帝王”將是何等榮耀之事!田令孜的一番話說得唐僖宗心花怒放,當即說道:“田愛卿言之有理。朕早就明白,這些個手握重兵的節度使、觀察使,是欺負我大唐皇室式微,沒有可以領兵打仗之人,故而才會越發的囂張不可一世。如今上天都賜予朕蓋世名將,以達朕中興大唐之誌,朕便要讓天下人知道,依靠我大唐皇室之人,仍舊能夠實現中興大唐之誌!李爍聽封,朕封你為鎮西王替朕永守西北之門戶。另賜名你麾下部隊為護國軍,另賜你金質虎符一枚,凡遇有不聽朝廷號令者,朕允你可以先行統領護國軍征討!事後隻需向朝廷報備即可。”
“謝主隆恩,臣自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朝廷上的百官在聽完天子的封賞後不禁驚詫不已,這封賞也未免太過豐厚了吧,擁有征討各方勢力不說,居然還有先斬後奏之權,這豈不是將執掌天下的權利都交到了他的手裏?
和朝中百官的驚詫表情不一樣,雷霆此刻卻隻有滿腹的苦水。天子的封賞看起來無比的豐厚,實際上卻不過是畫了一個大餅遞給了自己,實際的賞賜什麼都沒有不說,還把自己推到了全天下執掌一方大權之人的對立麵。如果自己能夠占據土地肥沃、百姓數量眾多的地方,也許還能有對外擴張,征討周邊勢力的能力,可如今卻被分在了沒有多少人的西北,即便是全力的發展領地,沒有二十年的時間也休想有能力對外擴張。真不知道這個餿主意到底是誰想出來的,這到底是在幫自己還是在算計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