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穀渾人的大軍此番進入祁連山中追擊雷霆所率領的部隊,不但沒有達到預期的目的,反倒接連不斷的損兵折將,先後有超過三千名士卒最終葬身於此,這對吐穀渾人來講簡直是一件天大的恥辱。不過盡管如此,吐穀渾大軍目前的總人數仍舊超過了兩萬一千人,如果拉開架勢與諾羌部隊正麵交鋒,最終鹿死誰手還真的不好說。
吐穀渾人此刻盡管是筋疲力盡,但是卻占據了地利的優勢,兩萬餘人將祁連山的出口住團團的圍住,雷霆所率領的部隊要想從裏麵殺出來,基本上也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畢竟出口處的寬度隻有不足五十丈,即便是以密集陣型排列,在不影響正常作戰的條件下,最多也就可以排列成一百人左右的隊列,如此少的人數在對方從三麵虎視眈眈的注視下,根本就無法抵禦住對方的圍攻。有鑒於此雷霆隻好下令部隊在山口內紮下營寨,與對方隔著祁連山口進行對峙。
此時的太陽已經落山,不過天色尚未完全的黯淡下來。相比較駐紮在山口內的諾羌部隊,吐穀渾人的部隊所處的位置就顯得有些尷尬,一陣寒冷的西北風吹過,吐穀渾人士卒在寒風中顯得有些瑟瑟發抖。已經整整三天沒有合眼的吐穀渾士卒,此刻隻是依靠著心中的憤恨才能堅持到現在,但是慕容喜兀也知道,如果不能讓麾下的士卒得到有效的休整,部隊隨時都會有崩潰的危險。當下他作出決定,除去留下一萬人馬繼續在山口處與諾羌的部隊對峙外,其餘的人馬隻要是身上沒有傷病的士卒,一律到周圍的樹林中去砍伐樹木,然後搭建營盤供士卒們夜間休息。
想要搭建一座可以容納下兩萬多大軍的營寨,對於樹木的需求絕對可以用海量來形容,絕非是一朝一夕間便可以完成的。不過有鑒於諾羌的部隊被死死地攔阻在祁連山山口內,所以慕容喜兀想出了一個變通的辦法。那就是僅僅在與諾羌部隊對峙的一麵搭建起一道寬度超過二百丈、高度達到兩丈的寨牆。這堵寨牆完全是由砍伐的原木,去掉了樹幹上的樹枝後捆綁在一起組成的。由於此時正值冬季,地麵凍得比岩石還要堅硬,不可能將原木深埋於地下,於是便在木質寨牆的內側斜著釘上一根原木用作支撐,使得寨牆不至於輕易地倒下。寨牆後麵距離地麵一丈五的高度,還有可供士卒們站立或者行走的通道,一旦敵方向前來進攻,他們還可以站在通道上進行作戰。通道距離寨牆的頂端有五尺左右差距,這就使得士卒在作戰的時候,可以通過寨牆掩護住大半個身體,從而將傷害減少到最低。
營寨的其他三個方向,由於時間上來不及,再加上不必害怕諾羌人能突出封鎖在這裏發動襲擊,所以也就沒有設立寨牆。不過為了以防萬一,還是鋪設了三層據馬鹿角。這種拒馬製造起來相當的簡便,就是將兩根長度超過七尺的樹幹十字交叉釘好,然後用一根原木將幾個交叉十字連接在一起,一個簡單的拒馬便製作完畢。每層拒馬間有一丈左右的間距,三層拒馬的寬度則接近三丈,正常情況下單匹的戰馬在經過全力的助跑後,還是可以輕而易舉的跨越過去的,但是如果是集團發動衝鋒的話,則就根本不可能跨過這個寬度。對於步兵來說,拒馬的高度並不能阻止他們跨越,不過要想翻越這裏勢必會破壞掉陣形,即便是吐穀渾人事先沒有任何的準備,這些個拒馬也足以給他們創造出足夠的準備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