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江銀行農戶小額貨款發展對策研究
會計與金融
作者:徐暢
【摘要】現在全球經濟萎縮的情況下,加大金融領域的改革與探索是必須的,龍江銀行是一個地方性銀行,加對黑龍江經濟服務,為農戶提供小額貨款,為農戶生產解決資金問題,為龍江農業發展作出貢獻。
【關鍵詞】龍江銀行,小額貨款,對策研究
1完善針對農戶小額貸款的製度設計
(1)繼續完善農戶小額貸款的運行模式,農戶小額貸款的檢查、審核,、審閱、分發,對於農戶小額貸款貸款後的追蹤管理,對於風險的預控,到最後的資本回收,將風險控製貫穿於農戶小額貸款每一個步驟,在源頭上預控風險的形成,在貸款的運行環節上時時監督風險隱患,將風險控製在可控的範圍內。努力摸索創立風險分擔體製,同地方保險公司以及擔保公司合作分化農戶小額貸款風險,在減少風險的前提下,進一步開發新的貸款模式,更好的促進小額貸款的可持續發展。
(2)對貸款對象進行調整,對於貸款的人員確定的絕對因素是從事的職業,對於僅僅依靠戶口就直接劃定的方式是不科學的,在選定貸款人群時,貸款人群的選擇應按其自身資金實力劃分等級,發展貸款人群最主要的是有勞動能力的工作者,貸款人群不考慮完全沒有資金或生產能力的絕對貧窮階層。通過對貸款人群的劃分明確商業貸款資金與政府機構的社會救濟資金差別。
(3)針對農村區域的貸款的現實狀況,貸款機構應嚴格控製貸款人員對於貸款資金的使用的用途。貸款的使用的用途應嚴格管控,尤其貸款直接用於消費類項目,消費類項目多數沒有涉及到生產環節,貸款人員所用貸款資金償還需要借助其他領域的資金流,而相對資金較為薄弱的農戶來講,資金回籠有相當大的困難,還款資金難籌措,對於這類貸款人員的消費類資金應該進行監管。以防農戶貸款資金出現逾期現象。
(4)對於農戶小額貸款的貸款人員應組織有針對性的技術類培訓,使農村區域貸款者有一技之長,保障其貸款償還能力,是保證農戶小額貸款安全性的關鍵環節,但是從現實農村區域的情況來看,對於此類貸款人員的技術類培訓,僅僅由農信社自行組織難以實現,單一金融機構難以有效完成此類提高農民素質的培訓活動,農信社應該同當地政府緊密合作,應由當地政府組織牽頭,農信社配合組織貸款人員技術類培訓,貸款人員經過此類培訓,大多能提高其農業生產技術水平,提高其償還貸款能力。最後,龍江銀行在開展此類農戶技術類培訓的過程中,也能緊緊把握住農業現代化的發展方向,判斷貸款人員貸款資金使用範圍風險高低,有利於降低貸款的風險。
2加大農戶小額貸款產品的創新力度
當前農戶對於農戶小額貸款的辦理流程感到繁瑣,對於此情龍江銀行應該針對農戶提出的問題,簡化業務辦理流程,去除無意義的手續,在農戶小額貸款業務辦理過程中把多項指標進行整合,對於農村用戶的評定等級、授予信用、審批環節都應給予業務上的簡化。農戶小額貸款中涉及到個人貸款也應該簡化其審批與審查流程,在個人貸款到期時,能夠按期償還貸款的應升級為誠信用戶,對於這類誠信用戶在貸款手續上應予以相應的優惠措施,如精簡貸款手續、適當降低貸款利率、網上辦理個人貸款業務等措施。以此提高農戶參與農戶小額貸款的積極性,擴大龍江銀行農村小額貸款的市場占有率。采用信譽擔保形式的農戶小額貸款,應於政府更加緊密的開展合作,依托當地政府的公信力,采取多樣化方式如建立信用村,進行政府基金擔保,鼓勵農業經營中的農戶參與商業保險,通過以上措施推進農戶小額貸款,在推行過程中采用創新模式,以集中化、規模化等為特點,在實行過程中政府、農戶、保險公司應訂立三方的協議,三方麵需共同組織監管的隊伍,對於農戶小額貸款應加強管理,對於責任和義務進行劃分,對於貸款前與貸款後貸款工作要一樣重視,避免造成貸款風險,並且憑借科學的管理也能提升龍江銀行的工作效率,以此緩解農信社在貸款人員短缺的狀況,以此更好的為群眾服務,提升農村金融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