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一同來至書房,書房內羅列著很多書籍,牆上掛滿了字畫。左寶貴酷愛讀書寫字,閑來便臨摹名家字貼,故練就了一手的好字,牆上的字幅,多是出自他自己的手筆。整個屋子,透著一股濃濃的書香之氣,沒有半點鄉野土財的味道。
麵對左寶貴的不停問詢,小金貴麵無半分懼色,一五一十地逐一答複著。
了解的越多,左寶貴的臉上越多驚詫。他做夢也想不到,自己恩人的孫子,曆盡千辛萬難,竟然流落到此與己相遇!更不敢相信這個七歲的孩童,竟憑著自己的智慧和膽量,隻身逃離了虎口!
一臉愕然的他,覺得自己象是在聽人講傳奇、說故事!可看著麵前這雖麵帶稚氣,卻從容自若的小金貴,他又不能不相信這一切都是事實。
世間的事就是這般的難以預料!他感慨著;氣憤著;震驚著。。。。毫不猶豫地將小金貴留了下來,決定盡快讓其與親人團聚。他感到這是冥冥之中上天的安排,是上天給自己這個報恩的機會;也更是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
他對收留小金貴的本家大叔特別的感激,不僅免掉了他全年的租子,還給了他幾十塊大洋,以示謝意。
小金貴在左寶貴家安頓了下來,一應吃住全都是上好的。
左寶貴連夜疾書一封,第二天一大早,就讓管家快馬去往沈家堡。因為他深深了解,自己的恩人該有多麼的心急如焚!接下來的日子,他就開始著手準備,如何安全護送小金貴還家的事宜。
。。。。。。
左管家到達沈家堡的時候,正是沈老爺忙著賣地籌款的時期。左管家的到來,無異於天降喜訊,讓陰雲籠罩了半年多的沈家大院,立時煥發了生機!
沈老爺顫抖著雙手接過信,激動的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吳氏—沈金貴的母親,這個被思兒之痛折磨的死去活來,一向中規中矩的女人,未待丈夫把信讀完,就忍不住失聲大哭了起!
。。。。。。
金秋十月,秋高氣爽,打掃一新的沈家大院,一大早就張燈結彩,笑語歡聲,紅燈高掛的大門外,一列排放著十幾杆火紅的鞭炮。管家沈安,喜氣洋洋地指揮著手下出出進進,興高采烈地忙活著。
大街的兩旁,三三兩兩地聚集著好些鄉鄰,他們瞧著沈家這熱鬧的場麵,相互低語竊竊著。
遠遠的一角,“陰陽臉”胡二,也在伸頭縮腦地觀望著,納悶著沈家這異常的舉動。
今天,是沈金貴還家的日子,被土匪勒索逼迫了半年之久的沈老爺子,要大擺宴席,酬謝恩人左寶貴,為機智勇敢的孫子,接風洗塵!
未正時分,一輛馬拉的棚車,駛進了沈家堡,朝著沈家大院的方向緩緩而來。車上,就是被土匪劫持半年之久的,沈家長孫少爺沈金貴,和親自護送其還家的左家老爺,左寶貴!車後,緊隨的十幾匹高頭大馬上,是左家身背長槍的威武的家丁。
得到信報的沈繼祖,早就攜全家老小,在大門外恭候著。
。。。。。。
車子,終於駛到了大門前,未待停穩,小金貴就迫不急待地跳下了馬車,口裏一邊高喊著“爺爺-爺爺--我回來了!”,一邊快速朝沈繼祖飛奔過來。
看到久別的寶貝孫子,聽著這久違的親切的聲音,老人家再次熱淚橫流。。。。。。他急急向前兩步,張開雙臂,緊緊的將小金貴摟在了懷裏!老人家的嘴唇動了好幾動,卻一句話也沒能說出來,隻是一個勁不停地摸索著孫兒的頭。。。。。。良久,才將孫兒送給他母親吳氏的懷抱。吳氏抱著兒子,又高興,又難過,心裏象打翻了的五味瓶。。。。。。她雙手捧著兒子的小臉使勁親著,滿眼的淚水,都滴到了兒子的小臉上!
沈老爺抬手抹了把眼睛,稍稍穩定了下激動的情緒,邁步向剛剛走下馬車的恩人--左寶貴迎去!他雙手握住左寶貴的手,使勁搖晃著。。。。。。曾經一麵之緣的兩位故人,誰也料想不到,此生會是這樣的重逢!兩位忘年之交,已無須客套,更無須言語,那種大恩不言謝的情義,早已深深融入在了彼此的心田裏!
他們雙雙攜手步入門庭,身後,是一串響徹沈家堡的,震耳的鞭炮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