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深化文化體製改革 推動文化發展繁榮(1 / 1)

——中共第十七屆六中全會側記

特別關注

作者:廖冬梅

【本刊綜合報道】10月15日至18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七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在北京舉行,全會由中央政治局主持。出席此次全會的有中央委員202人,候補中央委員163人,胡錦濤、吳邦國、溫家寶、賈慶林、李長春、習近平、李克強、賀國強、周永康出席了會議,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委員和有關方麵負責同誌列席了會議。黨的十七大代表中部分基層文化工作者和從事文化研究的專家學者也列席了會議。

此次會議是自2007年十七大以來,中共首次將“文化命題”作為中央全會的議題;也是繼1996年十四屆六中全會討論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設問題之後,中共決策層再一次集中探討文化課題,其戰略部署和政治意義備受關注。

全會聽取和討論了胡錦濤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報告,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深化文化體製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幹重大問題的決定》。

全會研究了深化文化體製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幹重大問題,認為總結我國文化改革發展的豐富實踐和寶貴經驗,研究部署深化文化體製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進一步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潮,對奪取全麵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麵、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文化改革,尋求宏觀路徑

全會對推進文化改革發展作出了部署,強調要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建設、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礎,全麵貫徹“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糧,大力發展公益性文化事業、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權益,加快發展文化產業、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加快構建有利於文化繁榮發展的體製機製,建設宏大文化人才隊伍、為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提供有力人才支撐。

文化生活,以民需為本

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就是要著力推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全麵發展,不斷開創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持續迸發、社會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權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全麵提高的新局麵,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更大貢獻。

滿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基本任務。必須堅持政府主導,加強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公共文化服務網絡,讓群眾廣泛享有免費或優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務。要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係,發展現代傳播體係,建設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係,加快城鄉文化一體化發展。

繁榮文化,從細節著眼

創作生產更多無愧於曆史、無愧於時代、無愧於人民的優秀作品,是文化繁榮發展的重要標誌。必須全麵貫徹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立足發展先進文化、建設和諧文化,激發文化創作生產活力,提高文化產品質量,發揮文化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推動發展的作用。要堅持正確創作方向,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加強和改進新聞輿論工作,推出更多優秀文藝作品,發展健康向上的網絡文化,完善文化產品評價體係和激勵機製。

全會號召,全黨要緊密團結在以胡錦濤同誌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滿懷信心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中進行文化創造,為把我國建設成為社會主義文化強國而努力奮鬥。(編 輯:廖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