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新疆跨越式發展的關鍵詞
2009年“7.5”事件之後,世人都在關注新疆的未來走勢,國外很多人都在議論中國是否會繼續延續開放新疆的政策,是否就此“關閉”新疆。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明確地回答了這個問題,新疆不僅不會被“關閉”,而且會進一步加大改革、發展和開放的力度,進一步推行向西開放的戰略。
新疆的開放不僅僅是新疆本身的問題,新疆的發展戰略是與全國整體發展戰略緊密聯係在一起的。那麼,新疆在我國總體對外開放的戰略格局中究竟起著什麼樣的作用?處於何種戰略地位?胡錦濤總書記明確表示,“加大實施沿邊開放力度,努力把新疆打造成我國對外開放的重要門戶和基地。”溫家寶總理也指出,“從戰略層麵擴大新疆內外開放,努力打造我國向西開放的橋頭堡。”
我國對外開放的重要門戶和基地、我國向西開放的橋頭堡——這就是對新疆在全國對外開放總體戰略布局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明確表述。
不可複製和替代的地緣區位優勢,決定了新疆必須進一步實施向西開放的戰略。在我國,還沒有哪一個省區具有像新疆一樣重要而特殊的地緣政治和地緣經濟位置。
在尋求跨越式發展的戰略態勢下,新疆向西開放的地緣區位優勢顯現得十分明顯。獨一無二的內外聯動作用,決定了新疆必須傾力推動向西開放的戰略。新疆若成為我國經濟增長新的重要支點,也必須成為貫通我國與歐亞大陸腹地區域經濟合作和一體化的主要連接點。所以,新疆的進一步開放不僅是拓展我國經濟發展空間的戰略取向,而且是進一步促進我國東中西聯動、內外聯動、發展全方位對外開放格局的重要舉動。
新的形勢要求新疆的對外開放不僅局限於新疆自身,而且應上升為國際級戰略層麵。中共新疆區委書記張春賢表示,新疆將全方位擴大對內對外開放,麵向國際國內兩種資源、兩個市場,堅持全麵推進“外引內聯、東聯西出、西來東去”的開放戰略,促使將新疆對外開放提升為國家戰略。
向西開放,怎麼開放?
新疆向西開放是必然的,但具體情況還要具體分析。
在新疆相鄰的八國中,印度和巴基斯坦雖是近鄰,但“世界屋脊”所形成的嚴酷自然條件,嚴重阻隔了新疆與其發展大規模的經貿往來。阿富汗局勢不穩,大大牽製了新疆與其發展經貿合作。俄羅斯與中國新疆有不長的邊界線,但新疆與俄羅斯直接展開邊貿合作,但受到自然條件的局限。蒙古國與中國新疆直接接壤,但自然條件也不盡如人意。
中亞的塔吉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和哈薩克斯坦三國直接與中國新疆接壤,這就為新疆與其發展關係創造了非常良好的地緣經濟環境和便利條件。烏茲別克斯坦和土庫曼斯坦雖然不直接與中國新疆為鄰,但依然屬於中亞地區,新疆與其發展緊密的合作關係是有便利條件的。
因此,新疆向西開放的著重點應放到中亞地區。但是,中亞地區的市場容量畢竟有限,還要有更加開闊的區域經濟合作的戰略視野。
中亞連接著西亞、南亞、東歐地區,是歐亞腹地的主要連接地,中國新疆以中亞地區為核心向中亞以外地區進行區域經濟合作輻射,會取得非常良好的區域合作成果。比如,中國新疆通過哈薩克斯坦可以與俄羅斯中南部和西部地區開展縱深的區域經濟合作,形成一個比較有合作潛力的區域經濟合作走廊和帶狀經濟合作區域,經濟合作的主線直接深入到俄羅斯腹地,從而形成中國新疆、哈薩克斯坦東北部和俄羅斯中南部和西部的合作區域。再如,中國新疆通過與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和土庫曼斯坦等國的經濟合作將其經濟影響拓展至中東和西亞國家。新疆通過與哈薩克斯坦的經濟合作還可以輻射高加索地區的經濟合作。橫穿中國、哈薩克斯坦和俄羅斯的第二座歐亞大陸橋,使中國新疆與中亞的區域性經濟合作延伸到歐洲。從這個大視野上觀察新疆向西開放的戰略布局就會發現,新疆向西開放的戰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和經濟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