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四章 有人曾渡河東行(2 / 2)

感覺到渾身一震,蘇離有些震驚的看著蓋聶,這個故事太血腥了,當年到底是死了多少人。

“李崇耀同意了?”

雖然已經知道答案了,但是蘇離還是忍不住想要問一問。

“他同意了,三年的戰鬥已經讓他殺紅了眼,當時他已經是眾多王爺之中地位最高的了,他自然不甘心就這樣被高坐在長安城內的那個人一言而定,所以一場蓄謀的兵變發生了,僅僅因為一個小小的摩擦,那場長達三天三夜的屠殺才結束。”蓋聶的語氣變得哀傷起來,他是那場屠殺的見證者,那一天整個雲易城都變成了一片血海。

“易家那個時候正好踏入長安城內,當他們將雲印交給大唐皇帝之後,一封千裏加急的消息送到了京城,雲易城內十七萬大軍,五十多萬百姓,整整七十多萬人,全部被屠殺的幹幹淨淨,那個時候易水幾乎都被染紅了,無數的屍體沒日沒夜的扔到了河水之中,可就算是如此,血腥的味道依舊久久不曾散去,那是我第一次知道殺人原來也是這麼恐怖的事情,這也是為什麼我非常討厭李家人的原因,我非常的不喜歡他們,因為看見他們就會讓我想起那個令我心寒的日子。”

冰冷的殺意緩緩溢出,就算是時隔三十年了,他還是不能忘懷,每當想起那件事,他都會感覺到無比的心寒。

七十萬,這個數字,讓蘇離感覺到無比的心寒,雖然如今的大周人口數億,但是七十萬同樣是一個非常巨大的數字,這可是人命啊,這麼沉重的壓力,令他的聲音都變得低沉起來,“易家人怎麼做了?”

“就像我之前所說的,誰也不曾想到易家人修行的是那柄亡命之劍,當得到消息之後,二十七人猶如發瘋的一般朝著雲易城趕去,可是當他們到達雲易城的時候,大唐退兵了,整個雲易城就像是一座空城,除去易家的那些人以及門客之外,幾乎都死絕了。”

“從那一日起,易家成為了殤雲的罪人,殤雲漫長曆史中不可磨滅的罪人,無數的百姓以及修行者從四麵八方而來,他們帶著無邊的憤怒與滔天的怒火,易家最後四十九人,全部跪在了地上,他們向天發誓,一定會將李崇耀和李元生斬殺,也是在那一日,殤雲眾多修行者趕來,他們選擇幫易家開路。”

“亡命之劍,自然不能用在通往長安的道路之上,殤雲各大門派與世家僅剩的九位八境大宗師,以及二十九位七境修行者,再加上三十七位六境強者,成為了易家劍的開路人,他們一百二十四人人,一同朝著長安而去,那個時候真個天下都知道了,一群身穿白衣,手持長劍的易家人再一次來了。”

“當時的皇帝李易山已經對李崇耀有所忌憚,畢竟他的這位弟弟在軍中的勢力太強了,所以麵對易家入京,他選擇了沉默,雖然這位皇帝沒有開口,但是兩位當朝王爺手下自然也有無數的強者,傳奇也就是從這裏開始,踏過易水河,殺戮便一直沒有結束,殤雲與長安之間隔了一個青州,而青州自然也成為了攔截的最佳地方,到底在暗中死了多少修行者我也不知道,但是我隻知道當初的一百二十四人,走到長安之後便隻剩下七十三人。”

“而從長安開始,到達那座長安雄城之前,又死了十六人,當易家人踏上大明宮的時候,這一百二十四人便隻剩下十八人,這十八人全部都是易家人,殤雲的修行者全部死在了這條道路上,也因為這一趟長安行,李崇耀與李元生兩位帝國王爺手中的修行者幾乎死的幹幹淨淨,踏上大明宮的那一刻,在眾多朝城的目光之中,亡命十三劍的最後一擊,凝聚了這一路走來無數強者的劍意,與心中的憤怒,易家家主斬下了紀王李元生的頭顱,血染大明宮。”

蓋聶背對著蘇離,仰望著天際,他仿佛還能夠記得當年的一劍,那是何等的輝煌,何等的強大,“隻是易家人就算再強,也不可能真正麵對整個大唐,李易山開口了,紀王死後,殤雲依舊屬於易家,隻不過三十年之內易家不得踏出殤雲,兩者之間的仇恨也必須在三十年後解決,不得不說,李易山是一位非常睿智的皇帝,借助易家人的手,將原本最大的敵人扼殺了,李崇耀也被他囚禁在了長安城內,當年那個權傾天下的王爺,一日之間變得頹廢了。”

“而且易家人的劍還在,李崇耀這輩子就不可能再有別的心思了,因為那個誓言,當時遞出那一劍之後易家家主,自殺在了大明宮前,易家人帶著那柄斬殺了李唐血脈的皇血與家主的屍體回去了,隻是看著易家人離去的背影,誰都知道,易家必然還會有第三次東行,因為李崇耀還沒有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