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1 / 2)

“持百戰軍刀者出列。”隨著趙羽的呼喝,三十六名持刀的人依次走到了城牆上。而早已被虐的呆滯的三十六名逃兵被推到了城牆的女牆附近綁好。

“持百戰軍刀者,自此以後可臨陣斬殺所有臨陣退縮者,上至將軍下至走卒,隻要是他們敢在你們麵前逃跑,你可以毫不猶豫的將其斬殺,哪怕你殺的真是你的頂頭上司,隻要有軍法官給你作證,本王赦你無罪。不僅無罪,本王還會重重有獎。”

轟,趙羽的這條命令一下,所有人的宋人士兵都不淡定了,斬殺上官和同僚,以前這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啊,就算是軍法官,也隻有抓捕的權利,除了臨陣之時能斬殺幾個逃跑者,其他時候,他們還是比較溫和的。至於斬殺上司,扯淡呢吧?誰敢啊?

可是現在這條命令卻讓吳蒙等中級軍官們感動了,因為他們是最有體會的一群人,以前不是沒跟遼國人打過仗,打順風的時候還好,可是一旦戰事陷入焦灼甚至呈現敗像之時,那些惜命的勳貴子弟或者文官們會毫不猶豫的帶頭逃跑。反正隻要他們的命保住了,事後怎麼說都是能圓謊的。

至於那些沒有背景的軍將,則沒有那麼好的待遇了,一旦呈現了敗像,如果他們領頭逃跑,這個鍋十成十的是他們自己背,所以導致很多勝利無望的將軍們為了少死幾個兄弟,毅然投降敵軍的。

特別是近百年來,對於遼國的作戰頹勢,投降遼軍的武將並不在少數,甚至北軍曾經鬧出過整個軍鎮投敵的情況。

真的是將士們不用命麼?恐怕最大的原因是平民將領跟勳貴將領的雙重標準導致的。

做為一個勳貴,大宋武將六十級,每升一級都需要時間的,而武將的最高升遷標準是不管你再大的功績,一次最多升三級。這種苛刻的考核標準讓很多沒有後台的將領們升遷無望。

而那些有背景有支持的武將,就如同當今大宋最高軍事長官太尉高俅,二十年連升五十四級,也算是創出了大宋有史以來的最快升遷記錄了。想當初,他隻不過是皇家侍衛中最低等級的下班袛應罷了,也就是皇族侍衛中的守門人。因為陪著徽宗蹴鞠,就得到了徽宗的信任,幾乎是以一年三級的速度在提升,僅僅用了二十多年,無任何重大的軍功,就坐上了太尉的寶座。

要知道,跟他同期的童貫打了幾十年都沒當上太尉呢,最終也隻得了個正侍大夫的官職,童貫是太監,跟皇帝親近吧,可他根本就不是那種奸佞小人,溜須拍馬不如高俅,愣是沒辦法。當然,能爬到那種高位,童貫也不是什麼好鳥。

百戰軍刀就如同尚方寶劍一樣,有了趙羽這個郡王背書,以後再遇到帶頭逃跑的勳貴子弟,嗬嗬,殺了你有個高的頂著。至於趙羽會不會幫忙頂鍋?這已經不在所有人考慮之中了,大宋的皇族雖然很懦弱,但是信譽還是很好的,特別是趙羽當著幾萬人許下的諾言,更加不會是開玩笑,否則這種明顯偏袒的許諾就隻會在私人見麵的時候許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