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眼識人帝嫁女,天良喪盡父燒倉
四人齊聲道:“繼承陛下王位的人選,倒有一個人可以。但他出生貧寒,是個耕夫,三十出頭了,尚未婚取,還是獨身一人。”
帝堯忙問道:“他叫什麼名字?”
羲仲說:“此人姓虞名舜,字舜華。”
帝堯說:“這個人我聽方回說起過,但不知這個人究竟如何?”
羲仲說:“他父親瞽叟是東夷族部落首領,還是您的天文官,脾氣很差,頑固得很,他是瞽叟的長子,有部落首領繼承權。母親在他兩歲多時就死了,他的後娘,心胸狹窄、老虐待他,他弟弟虞象很傲,瞧不起他,老搞他的鬼。他報娘為了使他親生兒子能繼承丈夫的部落首領地位、財產,一直想殺死他。但他處在這樣的家庭中一直就和順來侍奉他的父母,以和氣來對待他的弟弟。他知道後娘與弟弟老在他盲父前挑唆,設計來害他,但他總不點破,而是在千方百計避開,免得使她們和他父親陷於不義之罪。他雖多次被他父親趕出家門,曆盡艱難困苦,獨自在外耕作謀生,但他總是省吃儉用,將自己勞動所得的錢財全部拿出來供養父母。他這種用心,真是難得。”
帝堯聽了,沉吟不吱聲。
有個官員說:“虞舜這個人德行很好,人也能幹,他先後在八個地方開荒種地,很能吃苦。”
有一個官員說:“我也聽說虞舜不僅會耕作,還會製陶器,做日雜用品,他的琴彈得也很好。”
又有一個官員說:“他在苗山、泰北、東夷之地以德服人,導引民風,名望很高,泰北的人都稱他叫都君呢!”
帝堯聽了後說:“虞舜這個人,我從前聽方回推薦過。當時,我對方回說的話還不敢相信,所以沒有引起我的重視。因為方回畢竟是個修道之人,有些玩世不恭。既然現在四嶽和眾官都這麼稱讚他,可見這個人的品德才幹都不錯,我基本上相信,但有一點,朕一定要慎重,要警惕,因為有些人沽名釣譽、善於偽裝,表麵上顯得老老實實、真真切切,但實際上是假的。如果朕把天下讓給這種人,那國家就要遭秧、人民就受苦難。此外,還有一種人也要注意,就是這種人雖然宅心非常仁厚、德行非常優秀、至行出於本真,老老實實,真真切切的,但他才幹不足、度量不大、應變能力差、膽子很小,稍遇突變,就震驚局促,手足無措。如果朕把天下讓給這種人,那對國家和民眾來說也是一大禍害。”
四嶽和眾官聽了,齊聲說:“聖天子堅持用人要德才兼備,真是英明。”
帝堯說:“對虞舜這個人,朕還要好好考察考察,羲仲,你先派人了解一下,他現在究竟住在哪裏?”
羲仲應道:“是。微臣將親自去了解。”當下,帝堯宣布退朝。
不表帝堯退朝,卻說瞽叟聽說虞舜在曆山雷澤很得人心,害怕將來無法害死他,便又在部落中下令不許虞舜在曆山雷澤居住,虞舜隻得另謀生路。
虞舜告別了曆山雷澤鄉親父老,漫無目的向前走去。
忽見對麵幾個商人模樣的人邊走邊說。
一人道:“河濱現在的陶器越來越不象話了。”
另一人道:“中!我以前在河濱進的陶器經久耐用,不料現在進的貨一碰就碎了!”
由於虞舜十四歲時就跟隨部落中的名師學習製陶,技藝高超,當下攔住那幾個商人,問道:“河濱的陶器怎樣不象話啊?”
“我們靠近河濱,那裏製陶的人很多,開始,河濱的陶器的質量很好,銷路也很好,但後來就有人偷工減料,弄虛作假,把陶器的外麵做得很漂亮,內部卻非常脆弱,一碰就壞,一用就碎。害得我們大虧其本,隻得去很遠的地方進質量好的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