瞽叟道:“也不告訴我們一聲!害我們好找!”說著,伸手就打。
虞舜任由他打罵,絕不還口還手。
打累了,瞽叟又罵道:“一去就這多天,打到了什麼獵物沒有?”
“打著了許多呢,都在門外呢。”
瞽叟出門一看,但見一滿地的野豬野兔野牛肉堆滿門口,甚至還有老虎肉。
見了野味,瞽叟不覺口水直流,便叫道:“虞舜,快給為父將肉拿進屋去做好,為父餓了。”
“好咧!”
恰在此時,壬女回來了,一見虞舜,拖起棍子就打。
虞舜默默忍受。
由於虞舜逆來順受,壬女打累後,也隻得罷了。
不久,虞象長大後,知道虞舜若在,他就不能繼承父親的財產和地位,因此,經常夜以繼日尋事生非,百般辱罵虞舜。
然而虞舜任其打罵,絕不還口,更別提還手了。
虞象雖然一心想殺死哥哥虞舜,也苦於找不到借口。
雖然父母兄弟百般打罵常常想殺虞舜,但是虞舜卻始終對父母兄弟十分恭敬,在山上打到了什麼獵物,大部分拿出來孝順父母兄弟,自己隻留很小的一部分。在河裏捕到了什麼魚,也一樣孝順。在山上采到了什麼好吃的果子,自己舍不得吃,也要拿回家送給父母兄弟吃。
但是虞舜的孝順並沒有感動父母兄弟,因為,虞舜若在,壬女的親生兒子便不能繼承東夷族部落首領之位和財產。
瞽叟、壬女、虞象仍然百般打罵、謀殺虞舜。
虞舜對父母兄弟的辱罵,聽之任之,從不還口。
父母兄弟小打虞舜,虞舜則逆來順受,任由父母兄弟打。
但每當父母兄弟大怒之際,要朝死裏打虞舜時,他就從部落中逃跑了,跑得無影無蹤。任由瞽叟、壬女、虞象百般尋找,就是找不著。
等父母兄弟怒氣平息了,虞舜又從遠方回到部落中來。照舊一如既往地孝順父母兄弟。
虞舜的孝行感動了部落中的所有人,而瞽叟、壬女、虞象的行為則令部落中的人越來越不齒。
這年春天,舜虞十六歲了,瞽叟明說送虞舜到曆山去學習耕作,實則將他逐出部落。
虞舜到了曆山,虛心地向人們學習,很快就掌握了耕作的本領。
虞舜眼見凡是火燒過的茅草地,次年就長得十分茂盛,而沒有火燒過的草,則長得病歪歪的,不由想道:“把山上的柴草砍到田中,燒成灰,莊稼一定長得更好!”想到做到,虞舜便從山上砍了許多柴草,挑到地裏燒成灰,果然,莊稼就長得特別好。眾人見了,群起效仿,曆山的莊稼因此增產數倍。
緊挨虞舜的田畔的老農耕田時,將虞舜的田畔耕去,也不同他相爭,默默讓了,又重修了個田畔。
老農不好意思,竟然讓出自己的田畔要給虞舜,虞舜不從,兩個推來讓去,驚動了許多人,弄明原委後,大受教育,從此曆山之人被他感化,不再爭奪畦壟。
虞舜耕田使用兩條牛,他十分疼愛兩牛。在耕地中,從來不用鞭子抽牛,而是在兩牛後麵裝了一個搖袋來促牛用勁。人們見了奇怪,問道:“虞舜,我到田邊見你不用鞭子趕牛,用個搖袋能趕牛嗎?”
虞舜說:“牛為我拉犁耕地,已經十分辛苦,我不忍心再鞭打它們。我在它們後麵裝個搖袋,隻要搖袋一搖,黑牛就以為我在鞭打黃牛,它就使勁往前走;同樣,黃牛也以為我在鞭打黑牛,它也會使勁向前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