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燕不歸對於已經到達極致的‘劍氣術’的攻擊力還是有一定判斷的,自是知道連這個都破不了白娟的微黃‘罡氣罩’,那就說明了那‘罡氣罩’修煉到極致後的防禦之強是無可比擬的。
不過燕不歸還是隱隱覺得白娟的‘罡氣罩’應該還是沒有達到極致。但是燕不歸卻是知道,即使自己已經練到極致‘火靈術’連石頭都可以融化的,卻連這個‘罡氣罩’的攻破都還是那麼艱難。
由此可以想象‘罡氣罩’要是能修煉到極致的話,那其防禦能力將是多麼無與倫比的啊!
於是燕不歸就開始發狠以後一定要第一時間內盡快在玉佩空間把‘罡氣罩’修煉到極致,到那時再看看效果將會是什麼境界。
一刻鍾後……
第四位上場的是一個濃眉大眼的英俊男子,身高近六尺,手拿一把銀蛇劍,一邊還在自我介紹一邊就施法了開來。
還未介紹完畢,卻隻見其銀蛇劍上劍芒四射,就猶如真的一條銀蛇在吐著信子一般。
原來他叫華為俊,28歲,第1111代弟子,8年前築基,現在是‘築基平地’階段。
介紹方一完畢,眾人就發現華為俊舞著銀蛇劍和燕不歸發出劍氣居然是同時動身衝向對方的。
這場麵簡直象極了武林江湖中的2個有不共戴天的仇人見麵分外眼紅,拔刀相往的那種場景。
但他倆卻不是仇人,這隻是一個訓練。所以說他倆都是明白了‘戰鬥貴在神速’的道理而已。
但有點戲劇性的是,燕不歸一發現對方居然和自己的意圖一樣想用強攻,就立馬調頭繞著競技場飄忽了起來。想來也是畢竟燕不歸和華為俊差了一階又一層,要說硬拚,燕不歸防禦又差的一塌糊塗那是肯定扛不了的。
而華為俊拿著銀蛇劍一個勁地追著燕不歸打,那個發狠勁簡直就象是兩人有奪妻之恨殺母之仇一般。
華為俊施展的仍是‘隨風禦行’,燕不歸明顯覺得其速度卻是比那個張謙都還要快上一分,但仍是較燕不歸自己的‘凝氣大果淩波微步’慢上一拍。雖然華為俊速度稍是欠缺,卻也追的性起,並還不肯放手的意思。
因張謙的扇子古怪給了燕不歸提醒,即使在戰鬥中都要萬分小心身邊及周圍的變化,謹慎再謹慎,嚴防突變,否則一不小心就會全盤皆輸。所以燕不歸在以後的戰鬥中都是以十分的速度施展‘凝氣大果淩波微步’而保留2分留作隨機應變,甚至於是隨時準備好了施展‘隨風禦行’應急。
話說華為俊緊追著燕不歸,見自己速度還是不可相比,所以就動起了腦筋。估計好了燕不歸的行走路線,然後來了個突然加速,斜刺裏一閃就攔在燕不歸前麵,銀蛇劍往前一吐就要刺向燕不歸肩頭。
燕不歸這時也一發狠,居然也沒按照預先準備的用‘隨風禦行’閃避,而是臨時使用了‘禦物術’抓住華為俊的銀蛇劍往旁邊生硬地一拽。
這時在眾人的眼中,隻見燕不歸和華為俊都是一個趔趄,擦身而過。
於是毛成華宣布,這次戰鬥也到此為止。
燕不歸在練習‘伏龍樁’補充靈氣階段,也自是反思總結了這次戰鬥的收獲。那就是在戰鬥中一是要狠,還有就是作戰中要學會計算敵方的打算,甚至於做好自己的規劃,並做好突生事件的防範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