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對戰培訓㈠(2 / 2)

但即或是這‘凝氣大果淩波微步’,牛大貴舞的虎虎生風的斧子也是挨不著燕不歸的邊。燕不歸本來好幾次都想來個‘劍氣術’襲擊的,但因為燕不歸飄忽在牛大貴四周速度本就要快上其何止五倍以上的速度,更還要擔心別被牛大貴舞的斧子傷著的緣故,燕不歸也是奈何不得他的。

這前提當然是燕不歸不使用‘火靈術’的情況。否則,燕不歸一使用‘火靈術’化了他的斧子,再化牛大貴都不是難事。

這牛大貴也是豪爽人,一見這情況,馬上一收斧子道聲慚愧站在了旁邊。

但燕不歸自知是從牛大貴這裏明白了2個事情。第一,戰鬥就是戰鬥,該出手時就不要講究更不用講場麵客氣。第二,就是這個‘三板斧’的修煉方法也一定可以效仿於‘劍氣術’,看來自己以後還是找把劍來練習即使作戰時也可節省靈力!

所以燕不歸還是對牛大貴一作揖抱以感謝。

然後燕不歸就按照毛成華事先的安排歇息一刻。

其實燕不歸剛才就用了一下‘隨風禦行’,靈力耗損也不多,所以幹脆靜心修煉起了‘伏龍樁’,一則可以補充下體內靈氣,二則也靜心一下,三則也可以對剛才的競技總結心得體會。

一刻時間很快就過去了,第二個上場的是一個年約20歲的書生青年,手拿折扇,但說話卻一點也不寒酸:“張謙,第1112代弟子,築基6年,衝刺‘平地’中。”

這是燕不歸接觸的第一個師侄輩,所以也好麵子的沒有主動出擊。但張謙卻一介紹完畢就立馬舞著折扇衝了上來。

燕不歸自是施展‘凝氣大果淩波微步’閃躲開來,但張謙的卻是‘隨風禦行’,雖然還沒有燕不歸的那種練到極致的境界,但也應該相差不是很大的樣子,居然追的燕不歸也是亦步亦趨的。

話說張謙這一追,就一直追了下去,一眨眼過去是這樣,二眨眼過去還是這樣……

但是少頃之後,張謙在窮追過程中卻突然一揮折扇,燕不歸頓覺一股勁風從背後強勢吹來,就是一個趔趄。同時,張謙一變軌跡就要給燕不歸背部一扇。

燕不歸自知這下即使要用‘隨風禦行’也是來不及了。說時遲那時快,隻見藍影一閃,燕不歸已經給他師傅拉到了一旁。

燕不歸臉色都有些微白,看來這下也給嚇的不輕。張謙自是道聲:“得罪”告退了下去。

不過燕不歸很快就調息好了自己,立馬又是修煉起了‘伏龍樁’。

燕不歸也總結了這次,那就是從這個師侄張謙處明白了3點。第一,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看起來文弱書生模樣的其實也不一定非得是文質彬彬,相反還可能是虎狼下山。第二,當戰鬥實力差距不是很大時就需要找到突破點,這個突破點就需要臨場仔細觀察總結並極力發揮聰明才智才可。第三,戰鬥中,能隱藏的招數一定不要事先暴露,奇跡也一定要抓住好時機,並配合好戰術,這才是最佳良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