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不了塵緣(2 / 2)

“我一無所有,必定問你個一清二楚!”

太上老君顧左右而言他,閃爍其辭的背後一定另有隱情,聿明氏猜的沒錯。原來太上老君不想違背玉皇大帝的意思,所以在天目山布下了障眼法,韋陀看到的根本不是曇花仙子的真身,而誤認為是一個妖豔的風塵女子,難怪韋陀不理會曇花仙子呢。

聿明氏在太上老君這裏討不到說法,他不死心,曆經了千辛萬苦去了西天靈鷲山。

聿明氏是“戴罪之身”,故此他根本無法遠行,他每走一步,腳下便會滲出一滴鮮血,且有剜肉之痛,西去靈鷲山,萬裏之遙,聿明氏便留下來萬裏的血色足跡,可謂:不畏強權,鮮血萬裏。

佛祖見到這樣一位訪者,自然禮遇有加,問清緣由,便答應幫助聿明氏完成心願。佛祖說:“此事,還需到天庭討個人情,放心,你隨我一起去天庭。”

佛祖親自送聿明氏去了天庭。

佛祖的人情總是要給的,玉皇大帝說:“也好,既然佛祖說韋陀與曇花仙子的塵緣未了,那便讓他們了卻了這番塵緣。”

佛祖回到了靈鷲山,特意召開了佛事會。韋陀的身份顯赫,故此需要大家討論一下。

作為事主,韋陀是關係利害人,所以執行了回避條款。

沒有韋陀參會,會議上大家便可以暢所欲言,先是簡述此番情緣的起因,大家都用心傾聽,也都表示同情,此後說到了山林中韋陀見到曇花仙子的模樣,曇花仙子說:“我是曇花仙子……”韋陀慌張應了一句“啥?”

描述到這一對話時,伏虎羅漢舉手問道:“韋陀說‘啥’,是啥意思啊?是他耳朵不好使嗎?”

彌勒佛說:“伏虎羅漢,你怎麼這麼笨呢,這都不明白,有人動了手腳,十有八九,山林中被人布下了障眼法。”

經這麼一提醒,伏虎羅漢恍然大悟,“有道理,有道理,我就說嘛,韋陀沒那麼的粗笨。”

降龍羅漢說:“我看韋陀過於剛直了,怕是再回人間,他也很難了卻此番塵緣。”

佛祖點頭,說道:“那你可有好的提議?”

降龍羅漢說:“彌勒佛耳聰目明,又有大智慧,韋陀若有彌勒佛相助,一起人間走一遭,我認為必然事半功倍。”

彌勒佛當然不同意,人間走一遭?說起來簡單,何時能了結此事呢,那個韋陀降妖,一百個讓人放心,讓他去處理男女之間的事情,那真不讓人放心啊。彌勒佛依舊一臉的笑模樣,不過,頭搖了又搖,他不同意。

看出來了,韋陀的人緣非常好,眾佛、羅漢一起表示:彌勒佛與韋陀同在彌勒殿共享信眾香火,而韋陀又把彌勒殿打理的井井有條,這個時候,你彌勒佛應該出手相助於韋陀,也好讓他早日了卻塵緣。

彌勒佛還是笑臉,說道:“不妥,不妥,‘兜率天內院’諸事繁多,久居人間,怕是誤了佛事,我倒有一個人選,可助韋陀。”

彌勒佛舉薦了淨壇使者,也就是豬八戒,理由也足夠充分。

近段時間,豬八戒一直在鬧情緒。

當時師徒五人受封時,豬八戒就提出疑問,“他們都成佛了,如何把我做個淨壇使者?”

佛祖道:“因汝口壯身慵,食腸寬大,蓋天下四大部洲,瞻仰吾教者甚多,凡諸佛事,教汝淨壇,乃是個有受用的品級,如何不好!”

時過境遷,豬八戒現在明白了,所以心裏一直不痛快。沙和尚都授了“大職正果”,成了金身羅漢,而豬八戒則降了一等,隻是個“職正果”,而且淨壇使者也不是常設職位,這個職稱理解為臨時工也正常,終於咂摸出滋味來,以豬八戒的性格,自然是要鬧情緒的,他還提出不給升個“大職正果”的話,他要請調回天庭。

當年沙和尚隻是一個卷簾大將,說起來隻是一個負責開門的,而我是天蓬元帥,統領八萬天河水兵,一說到這個,豬八戒便沒完沒了。

……

無論出於安撫豬八戒,還是照顧彌勒佛的情麵,佛祖最終采納了彌勒佛的提議。

收去法力,去人間走一遭,豬八戒是否願意呢?

所有人都知道,這個呆子一哄就上當,豬八戒自然會鼻子冒泡的願意。

彌勒佛召來豬八戒,告訴他有這麼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再去人間?那我老豬到底有什麼好處呢?”豬八戒問道。

“你為什麼隻授了一個‘職正果’,就是因為你在人間尚缺一劫,化解此一劫,你就圓滿了,佛祖便會加升你‘大職正果’。”

“真的嗎?”豬八戒欣喜問道。

“那還能有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