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網絡問政從祝福開始,挺好(1 / 1)

網絡問政從祝福開始,挺好

隨筆雜談

作者:劉鵬

新年前後,一位網名叫做“拯救自己”的網友在大慶網“大慶論壇”發布了帖文《大家想對新來的市委書記說點什麼?》,引來眾多網友留言討論,內容多是圍繞民生、城建、反腐、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麵暢所欲言。令大家感到意外的是,剛剛到任不久的市委書記趙銘同誌,不但看到了這些留言,還在元旦清晨通過論壇向網友們送去新年祝福,並對大家提出的各類意見和建議表達了由衷的感謝。新任書記的誠意之舉得到了廣大網友的熱烈響應,截至1月4日上班時,該條網帖已被閱讀8000多次。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多屏時代,互聯網已成為廣大網友表達心聲、反映民意的一個重要渠道,成為民意直達官方的有效溝通方式。網帖《大家想對新來的市委書記說點什麼?》的火爆,不僅僅是因為新任市委書記的關注與回應,更為重要的是,殷切希望大慶越來越好的市民百姓都想為這座與自己息息相關的城市發展貢獻微薄之力。隻要政府相關部門能放低姿態,善於傾聽來自民眾的聲音,網絡就會成為民間智慧的集聚地、發展良策的策源地。

坦率地說,網絡問政作為官民交流溝通的渠道與手段並不是什麼新鮮事物,兩三年之前正是“風起雲湧”的高光時刻。政務論壇、領導微博如過江之鯽,全國幾乎沒有未開通政務微博的省份。各級政府部門通過網絡問政改進了政務工作,取得了不少成績,但也出現了諸多令廣大網友失望的問題。“僵屍微博”、“裝聾作啞”、“文不對題”等現象層出不窮,再比如“隻抓雞毛蒜皮,不問焦點難題”等回避主要問題與矛盾的“網絡問政”更是“走形式、走過場”。被廣大網友寄予厚望的網絡問政在某些地方政府的一次次虛與委蛇中變成了“裝飾”與“擺設”。此次,《大家想對新來的市委書記說點什麼?》的跟帖中,也有一些網友提出了上述顧慮,會不會滿腔熱血再被澆了冷水?

歸根結底,網絡問政更像是一個工具,它能否在官民良性互動,提高社會管理能力,促進社會和諧發展中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完全取決於使用者的根本目的。寫郵件、上QQ、回帖子、織“圍脖”、發微信,這些都沒多少高深的技術含量。真正的難題在於,網絡問政怎麼“問”?“問”完之後怎麼辦?

網絡問政不是“作秀”不是“賣萌”,而是官方通過社情民意的及時反饋,提高自身的行政效率,兌現為民服務的莊嚴承諾。社會管理紛繁複雜,理想狀態在於每一項公共管理上的疏漏和偏差,都能及時得到報告,得到評價,得到回應,得到解決。網絡問政需要為此建立一整套集獲取、整理、跟蹤、督辦、評價、問責等功能於一體的管理體係,不能辜負每一位網友的真知灼見、市民百姓的拳拳之心。

新官到任,千頭萬緒,盡管如此,趙銘同誌還是采用了最為“接地氣”的方式,向廣大網友表達了網絡問政的意願與希望,“對我們的工作多支持,有不如意的地方歡迎大家多吐槽”。不知趙銘同誌算不算黑龍江省黨政主官網絡問政的“第一人”,此種親民之風應長久延續,如此他在回複廣大網友帖文中的願望定能實現,“在這裏我也真誠地希望大家關心、關注大慶的發展,守護好、建設好我們共同的家園”。

責任編輯/王萌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