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推動經濟平穩健康發展
奮鬥之聲
今年是全麵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是落實依法治國方略、加強法治黑龍江建設的開局之年,也是全麵完成“十二五”規劃的收官之年,做好經濟工作意義重大。當前,我國經濟發展已進入到以中高速、優結構、新動力、多挑戰等為主要特征的新常態,這既是中央作出的重大戰略判斷,也是我們作決策、謀發展、幹事情一個大的現實背景。各項工作都應圍繞新常態部署和展開,必須科學認識、主動適應、積極引領新常態,做到觀念上適應、認識上到位、方法上對路、工作上得力,與時俱進抓好經濟工作,牢牢把握新常態下經濟社會發展主動權。
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必須深刻理解經濟發展新常態,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重大決策部署上來。統一認識,不能誤讀、不能誤判,堅持發展、主動作為、順應大勢,不斷增強適應新常態的主動性和自覺性。
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必須深刻把握省委經濟發展新思路和新措施。其中最根本的、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包括進一步推進農村各項改革、國有企業改革、金融改革、投融資體製改革、行政審批製度改革、黨領導經濟工作的體製改革,等等。隻有堅持全麵深化改革,才能保證我省經濟在新常態下可持續平穩健康發展。我們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係列重要講話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把轉方式調結構穩增長放在更加重要位置,深入實施“五大規劃”發展戰略,推進“中蒙俄經濟走廊”龍江陸海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加快建設十大重點產業,突出創新驅動,加強民生保障,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
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必須加強和改進黨對經濟工作的領導。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加強黨對經濟工作的領導,要加強製度化建設、提高法治化水平、增強專業化能力。新常態下必須尊重經濟規律,學會運用市場和法治手段,把更多精力放在宏觀調控、加強監管、營造環境上來。要增強解決實際問題能力,越是新常態,麵對的挑戰和困難就越多,就越需要領導幹部多為發展想辦法、多為解決問題找出路,努力成為抓經濟工作的行家裏手。要善於設計利用政策,找準中央政策與我省發展的契合點,超前謀劃、深入研究,加強項目儲備,鍥而不舍爭取,努力把政策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
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必須以優化環境做保障。要一手抓經濟發展,一手抓環境優化。省委對建設法治黑龍江作出了全麵部署,各地各部門要認真貫徹落實,把法治黑龍江形象樹起來,讓企業和投資者在龍江發展感受到公平正義,生產經營秩序有充分法律保障。要依法調控和治理經濟,維護好市場主體合法權益。加強對我省經濟新常態下發展成就的宣傳力度,為改革發展穩定營造良好氛圍。
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要樹立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堅決克服等待觀望和畏難發愁情緒,堅決糾正懶政怠政和為官不為現象,對過去要少一點抱怨,對現在要少一些品頭論足,對未來要充滿信心、多幹實事。要樹立正確政績觀,堅持有質量、有效益、可持續的發展。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多做打基礎、利長遠的事,多做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的事。要保持幹事創業勁頭。特別是麵對經濟下行壓力,不能不作為、不能主觀不努力,更不能心安理得、裹足不前。必須堅持實事求是,既保持戰略定力,又增強緊迫感和責任感,敢於擔當,盡職履責,開拓進取,努力把新常態蘊含的新機遇變成新優勢,把新常態帶來的新挑戰變成新動力。
新常態是新機遇、新發展、新階段、新進步。新常態是經濟規律使然,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隻有科學認識新常態,積極應對新常態,學會適應新常態,才能保證促進全省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