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孑然一身(1 / 2)

江州,一座坐落於潯陽江畔的三線城市。

人口不是很多,經濟也不算發達,不過,這座城市卻有著秀麗的風景,溫和滋潤的氣候,以及伴山臨水的地理之便。

單論宜居指數的話,江州城還是很不錯的。最起碼,在陶大勤看來,不比有著天府之國美名的川中市差。

陶大勤是什麼人?毫無疑問,他就是本書的主角。

這裏稍微介紹一下陶大勤的個人資料。

陶大勤,男,出生於1985年,現年二十三歲,身高一米七八,體重一百七十斤,家住江州市,電話079xxxxxxxxxxx。

對了,忘了說了,這個胖小夥兒是個孤兒。

還在繈褓之中的時候,陶大勤就被他的父母給遺棄了。要不是管理土地廟的陶大爺恰好路過,把他從馬路牙子上撿回來,他或許早就已經投胎到了別處。

小的時候,因為沒有父母,陶大勤在鎮上的小學裏可沒少受欺負。

好在學生們的家長還算明理,好吧,主要是陶大爺的廟祝身份比較有分量,這些家長們又都是附近的鄉親們,不敢不給他麵子。總之,每當陶大爺帶著小家夥找上門去,他們總是會在賠禮的同時拿出一些糖果或者餅幹之類的零食來送給小家夥。

小孩子嘛,本身就不記仇,再有點兒小零食,小小的陶大勤立刻就忘掉那些不順心的小衝突。

加上心善的陶大爺一直以來的思想品德教育,這孩子總算沒有變成憤世嫉俗的小混混,一不小心走上歪路。

時間一年年過去,不知不覺間,鼻涕蟲長成了壯小夥,陶大爺也日漸老去。

直到這一年的臘月,年近九十的陶大爺在睡夢中悄然而逝,而陶大勤,也再次失去了最後的親人,成了一名孤家寡人。

心情很沉痛,很悲傷,不錯,陶大勤的眼中卻沒有淚水——爺爺雖然走了,但他平時留下的話卻一直回響在陶大勤的腦海中——孩子,爺爺年紀大了,不知道什麼時候就要走了,真到了那個時候,你小子可不能哭。要堅強,知道麼?孩子,到時候,爺爺會在天上看著你,看著你努力奮鬥,過上好日子。

強忍著心裏的傷感,在鄉親們的幫助下,安排好了爺爺的後事。

等到一切辦妥,時間已經到了小年的前一天。

“……唉。”坐在門檻上,看著嶺下的土渣路上時不時經過一輛小車,陶大勤心知那是在外打工的年輕人們趕回來團聚過年了。

再想想自己,今年隻能一個人過年,最為親近的爺爺已經去了另一個世界,再也看不到他的笑容了,陶大勤就不由的悲上心來,忍不住深深的歎了口氣。

不知道坐了多久,腹中傳來了一陣咕嚕嚕的聲音。

感覺到肚子餓了,陶大勤這才從傷感中回過神來。

站起身來,拍拍屁股,來到廚房,打開用了三年的二手冰箱,發現裏麵還有不少辦白事時剩下的飯菜,陶大勤取出兩盤來,稍微熱了下,隨隨便便對付了一頓。

一邊吃飯,一邊琢磨,等到吃完,陶大勤已經有了個想法——不能讓爺爺擔心,就算是隻剩下自己一個人了,也要好好的過下去。而在當下,最重要的就是過好這個年。

收拾好碗筷,從井裏提了桶水清洗幹淨。

回屋換了身衣服,在胳膊上紮好孝布,背上木箱,陶大勤離開了嶺上的土地廟,來到了下麵的村子裏。

或許是因為居住在廟宇附近的緣故,村子裏的大叔大嬸們對傳統風俗向來比較重視。跟城裏人不一樣,他們從來都不用買來的對聯,而是每到過年的時候,都會找人寫對子。

往年,這事兒都是陶大爺的。而今年,陶大爺已經走了,這件事就自然而然的落到了陶大勤的肩上。

“黑佬?”正在村口池塘邊洗衣服的幾位嬸子,看到了陶大勤的身影,對他招呼了一聲。(為了讓孩子可以順利長大,很多農村裏,鄉親們都會給孩子取個不好聽的小名。黑佬是陶大勤的小名,會這麼叫,是因為他小時候又瘦又黑。)

“桂芳嬸子,金枝嬸子,小嬸子,你們好啊。”陶大勤抬起手來回應到。

“吃了沒?沒吃嬸子給你做去~。”金枝嬸子關心的問道。

飯點兒剛剛過去,陶大勤又是一個人生活,嬸子們覺得他沒吃飯,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吃了吃了,剛吃的。謝了,嬸子。”先謝了一聲,陶大勤接著問道:“金枝嬸子,我叔在家不?這不是要過年了麼,我尋思著鄉親們可能要找人寫對子,我就帶著東西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