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回國(2 / 2)

費柴:“我讚同你的觀點,但畢竟牽涉到兩個國家,很多事情不是我們這些單純做學問的人能解決的。”

中野良太點頭道:“是啊,可惡的政治。”

兩人相談正歡之時,頒獎儀式開始了,大家分別在臨時搬來的翻板椅上坐了,費柴看了一下,除了環球地質的工作人員和邀請的嘉賓外,還有相當部分的人好像就是碎石城的原住民,連臨時的樂隊也是碎石城中學的。

會議司儀先做了簡短致辭,然後請上碎石城的現任市長,市長請大家起立,然後念了一份名單,都是三年前在地震和火山爆中喪生的人,除了本地居民,還有幾位遊客和兩位地質工作者,一共四十三人。

哀悼過後才由環球地質的輪值主席主持頒獎儀式,他講話也很簡短,之後就輪到費柴和另幾位位獲獎者上台了。

雖然環球地質的這個獎是一年評選一次,但是去年的獎項全部空缺,不是因為沒有好的學術成就,而是因為去年環球地質所有的人都忙於各地的地質災害預報和救援,沒有精力做這項工作,因此空缺。

今年度的一等獎獲獎者是一位日裔美國人,但很快就要回歸日籍,這恐怕也是中野良太的團隊的工作成績了。

楊陽在費柴上台領取獲獎證書的時候及時趕到了,就在台下為他拍照,而整個儀式總共舉行了也不過半個多時就結束了。而前來領獎的人主要也不是為了這個獎來的,畢竟這是一次難得的交流機會。

儀式過後,費柴又和賴克曼博士等幾位老朋友見了麵,並提出想去環球地質總部參觀的要求,賴克曼博士笑道:“事實上,我們正打算邀請你和幾位獲獎者,這也是每年頒獎儀式之後的慣例,難得的交流機會啊。另外有不少同行希望能見到‘鉛筆’係統的創建者呢。”

費柴一聽,非常的高興,立刻就把杜鬆梅所叮囑的話全丟到腦袋後麵去了,興衝衝的索要的參觀和交流的簡表,回頭和杜鬆梅還有韋浩文商量行程。

韋浩文對此沒有意見,杜鬆梅雖然有些不高興,但見費柴那副興衝衝的樣子,也很理解他的心情,所以也沒反對。

韋浩文看出杜鬆梅的想法來,就悄悄問她:“你在為老費擔心?”

杜鬆梅:“當然了,這家夥,怎麼該著急的時候不著急呢,咱們那邊文件已經下了,好多人恐怕已經聞風而動,就他這不溫不火的,倒黴我看是一定的了。”

韋浩文:“我覺得老費真的是個很讚的科學家,你看啊,他也難得出趟國,換別人肯定要用這些時間四處玩玩,看看異國情調,不定還要去紅燈區領會一下呢。可你看他,還是弄他的專業,這種人誰要他不夠資格,我第一個就不同意。”

杜鬆梅:“你不同意管個屁用啊。隻希望好人好報,讓他的運氣一直那麼好。”

可無論杜鬆梅怎麼想,在接下來的幾時間裏,費柴倒是樂在其中了,看那勁頭,這種日子讓他過一輩子他都不會煩的,隻是快樂的日子總是過的很快,幾時間一晃就過去了,他們的出國護照也快到期了,不走也得走了。而且費柴還特地抽了一時間出來,再度拜訪了卡洛先生,然後又去語言學校看了米,這才又踏上歸途,楊陽一直送他們到了機場,難免又別時傷感了一番。

歸國途中,費柴幾乎一句話都沒,杜鬆梅原本打算提醒他一回國就立刻走動走動,一麵悄沒聲係的就沒人暗算了,但是見他好像在思考什麼問題,又實在是不好打擾,於是就一直悶在心裏,直到飛機在都機場降落才抽空跟他了,費柴點著頭滿口答應,但杜鬆梅看得出來他現在滿腦子還都是環球地質參觀的東西,他的話根本就沒聽進去。

按照地監部門的出國公務規定,回國後還需要上交一份報告,杜鬆梅作為領隊,這個報告自然是由她負責寫,於是她又現安排了費柴在部裏的招待所住了,韋浩文他有去處,所以杜鬆梅也就沒管他,之後回家熬了一個通宵把報告寫好了,然後又聯係上韋浩文,韋浩文看了報告初稿,然後:“我也有點保安方麵的報告,昨晚也寫好了,咱們揉一塊兒交了吧。”

杜鬆梅一看,韋浩文的公文寫的也挺不錯,於是就倆人商量著把報告成了稿,這才拿到費柴哪裏去,讓他簽字確認。結果費柴也是一夜沒睡,現在都還興奮著,他也整理了一份參觀的大綱,準備回去後把這次的參觀所得整理出一篇長篇彙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