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早,我軍忍者便前來稟報,大友軍勢開始向後退卻。於是我緊急招募了三千名弓足輕,分配給了鹿子木親員和長倉祐有每人一千五百弓足輕,前去進攻杵築城。而我則帶著之前剩下的幾百名弓足輕和新招募的三千名弓足輕前往岡城,進攻戶次鑒連。另一麵則派忍者挖角臼杵,使其謀反;挖角大內的青景隆著(其實本來相良武任是最好的,然而這二五仔之前被我坑死了)。
本次的大合戰也讓我明白隻靠係統的兵是不行的。於是趁著還沒立春,募集了領內所有能動員的力量,在各城下町築牆,並發放丸木弓和脅差;雖然都是些爛大街的大路貨,但也給領民們提供了自保的武力。至於為什麼不給發鎧甲和刀槍一類的上等貨?這些混蛋落伍者狩恐怕都沒少幹,誰家沒有個武器鎧甲,沒有的我也來不及管了。
一個月內,我軍便行進到了岡城下,城內是戶次鑒連的四千餘軍勢(之前合戰死了兩千多)和不到三千名倭寇(伏擊部隊剩下的)。戶次鑒連領教過我方足輕的厲害,沒有貿然出城野戰,準備籠城防守反擊。
為了本次攻城,我軍在人數不占優勢的情況下做了充分準備,攻城部隊人手一根火把。
我軍在岡城外列陣,雖然人數不足以團團包圍,但四麵都布置了些兵力。
岡城的城下有一條不算淺的護城河,雖然冬天會冰封一段時間,但絕對經不起大部隊的踐踏。於是我軍果斷對其城門進行攻擊(投擲火把),並派出少量部隊分散爬城牆進行攻擊。
城內的軍械庫和軍糧庫足有四個,最外的二之丸有兩個大的,一個小的;兩個大的中,一個靠近本丸,一個靠近一之丸,分在兩個對角;而小的則和本丸相對。本丸和一之丸之間背靠外側的護城河有一個小的,供本丸外被攻破後備用,所以規模並不大。
而我軍先分三麵進攻外丸(二之丸),足輕們一哄而上,向城門不停投擲火把,數百支火把便將城門點燃,很快便焚燒得不能再用,足輕們一打就開了。隨後便開始包抄沒來得及跑到一之丸的足輕,倭寇和農兵們。將他們全數殺死後,便開始在二之丸布置陣地,隨後扔火把燒一之丸的城門,然而一之丸和本丸畢竟是戶次鑒連苦心經營的,不像二之丸那麼好打。
我提出和戶次鑒連進行談判,而戶次鑒連也同意了。我在一之丸下和戶次鑒連進行談判,而戶次鑒連則躲在了一之丸城頭的擋板後喊話。
“戶次鑒連,大友已經沒有活路了,你們招募倭寇,在明國**擄掠,罪不容誅,然而我大明有好生之德,汝等若投降出來,便可由我方進行公開公正的審判!”
“貴方美意,然而此城為我苦心經營多年,如果城內的士兵願意投降,我會放他們出去。”戶次鑒連知道自己絕對逃不掉,便準備帶著同樣逃不掉的倭寇拚死決戰。
在準備投降的二百多人剛剛出城後,我令手下立馬開始衝鋒。剛投降的倭寇們被我軍的攻擊打懵了,開始向一之丸回頭跑去,但戶次鑒連作為老將,深知一開城門我軍就會衝進一之丸,遂緊閉城門,隻是不斷放箭,很快出城的二百多倭寇就全部被殺,我軍也開始攀爬一之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