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火雲洞三聖·禹皇星辰煉竅經·超頻演武·武道崛起(1 / 3)

“泛宇宙北銀河957號太陽係大漢皇朝人皇拜見人族三聖。”

張達恭恭敬敬地站在火雲星太空上,微微前躬的身形顯示著對人族洪荒三皇的敬意。

……

火雲星上回響著張達的話語聲,驚起了森林中的飛鳥走獸,也引起了火雲洞三聖的注意。

伏羲屈指一算,饒有興致地看著軒轅,道“漢帝本係,出自唐帝,降及於周,在秦作劉。”

“唐堯之後,倒是出了個能人,盡然能在人皇仙道斷途之後,修得金仙。”

帝嚳,高辛氏,黃帝曾孫,堯為帝嚳之子。

軒轅搖了搖頭,道“非是直係,而是使用‘罡三十六變·胎化易形’一縷神識輪回轉生而來。”

伏羲淡笑道“雖如此,但是他選擇了炎黃一脈,亦為你的人皇後裔,你不出去見見他。”

神農不知何時走了過來,看了兩人一眼,睿智的眼眸凝視著虛空,淡淡地道“此子一統泛宇宙北銀河,漢庭之下更是人才輩出,此子恐怕不久之後會正麵對上玉帝。”

軒轅歎了一口氣,道“我豈會不知此子所圖,必是為了那三界帝之位。”

“然則,上古之時,大禹利用自己‘號令三界’的權威,扶植兒子啟的勢力,使啟得以攻殺接替禹位的東夷域主益,並征服其他不服從自己的域主。後又分乾坤鼎為九州鼎鎮壓大九州氣運,以求大夏仙朝永恒不朽,壽與齊。”

“可惜大禹因一己之私,讓公下變成了家下,有違大義,繼而令人族失去了帝名分。”

伏羲道“大禹雖然有失帝威儀,但是煉化乾坤鼎為九州鼎鎮壓人族大九州氣運,這也確立了人族為宇宙選種族的因果。”

“雖如此。”神農沉吟道“但是現在宇宙四大教派,人教、闡教、截教、佛教蠶食人族氣運,人族氣運日較微弱,荒古時期人族君臨大九州,上古之時人族君臨中九州,現在人族若不是出了一個957號大漢皇庭,恐怕已經落入九州時代。”

神農之語激起了伏羲和軒轅的共鳴。

宇宙四大教派猶若四大寄生蟲,而且還是那種永生不死的寄生蟲,更可怕的是這些永生不死額寄生蟲還在不斷地繁殖。

這也難怪人界每況愈下,仙佛神幾乎無時無刻地在吸吮這人界的本源。

神農冷冷地道“都是一些背主忘宗之人,人界孕育了他們,而他們飛升仙界之後,不思回饋人界,反而與玉帝狼狽為奸,一起榨取人界的本源。”

伏羲深邃的眼眸凝視著軒轅,道“軒轅,你是我們三聖之中的戰帝,人界與仙界必有一戰,我們聽你的。”

軒轅銳利的眼眸射向太空中恭敬站立的張達,道“這就要看我們這位人皇的胸懷了。”

……

太空之中。

張達深邃的眼眸凝視著突然浮現的三位亞聖,再次拱手道“張達拜見人族三聖。”

伏羲略帶玩味地看著張達,道“這次為何不用你的人皇身份?”

張達淡笑道“張達先為人族,後為人皇,在人族三聖麵前,我隻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人族。”

伏羲笑道“有點意思。”

伏羲微微一笑,手中浮現一本薄薄的古書,丟向了張達,道“就憑你這句話,我送你一場造化。”

張達接住伏羲丟過來的古書,瞥了一眼古書上麵的七個大字“禹皇星辰煉竅經”,問道“這是禹皇之物?”

伏羲點了點頭,道“你應該已經發現你的人皇之身隻能修煉武道,而不能修煉仙道。”

張達拱手道“還請皇伏羲指教。”

伏羲解釋道“遠古之時,大禹因一己之私,改公下為家下,失去大義,有違道,因而咒降世,人皇永遠無法修煉仙道,故後繼人皇從未有長生不老者。”

“禹皇星辰煉竅經便是大禹結合罡地煞一百零八變、九轉玄功、諸星辰大陣演化的無上武道秘法,直指大羅境界。”

“禹皇星辰煉竅經通篇大略,以人體三百六十五處要穴煉化三百六十五坐金仙妖獸精血為根基,孕育人族先武神軀,繼而開啟武道大羅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