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擔山禁水·借風布霧·功德無量·位列仙班(2 / 3)

孫悟空不舍道“我花果山的大門瞬時恭候九師兄。”

張達頓了頓,道“師弟,師兄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

孫悟空淡笑道“師兄有話盡管。”

張達沉吟道“凡事不可太滿,過滿則盈。“

孫悟空不解道“師兄為何突然此話?”

張達笑了笑,道“你的性格過於急躁,又太過重感情,師兄怕你有一日會犯下彌大錯。”

孫悟空道“人生在世,如果不能守護自己的親人,不能遵從自己的心意,那麼活著還有什麼意思?”

張達凝視著孫悟空看了一會,他不知道該如何勸孫悟空,人非草木,孰能無情,孫悟空對張達非常好,張達豈會眼睜睜地看著他成為佛,道“人力有時窮,太過激進,有可能會失去一切。”

孫悟空不耐道“師兄放心,師弟一定將師兄的話銘記在心。”

張達看著孫悟空不耐的神情,知道什麼都無法改變孫悟空,隻有他自己領悟了,才會真正明白。

……

張達告辭孫悟空後,便踏上了星空之路,開始在浩瀚星海中改造行星世界,播撒生命種子,繁衍文明。

張達有著充足的數據,改造星球環境並不是難事,何況張達還學會的七十二地煞術,改造星球環境變得更加得心應手。

……

在張達改造了一百個世界後,張達就收到了玉帝的詔令,邀請張達上位煉仙班。

……

紫霄寶殿。

張達躬身道“下界散仙張達拜見昊金闕無上至尊自然妙有彌羅至真玉皇上帝。”

玉皇大帝即昊上帝,無始以來,劫數久遠,聖人應號,亦複無邊。

上帝本自然,垂象立號教化眾生而有所禱也。

常住妙有無跡真境中,地位崇高,永處太玄至真上之上,已證八身,道身、法身、本身、真身、跡身、應身、分身、化身,是道教的基本信仰和最高信仰“道”的神化,被認為是道的本體。

玉皇大帝猶如人間的皇帝,上掌三十六,下轄七十二地,掌管神、仙、佛、聖、人間、地府的一切事,權力無邊,有穹蒼聖主,諸宗王之稱,讚玉帝之尊,權大化,得元始尊秘授赤字玉文而開執符,主承太上無極大道之法旨而含真禦曆,金闕四禦輔助,北極四聖佐護,神霄九宸大帝拱衛,妙相莊嚴,法身無上,統禦諸,統領萬聖。

……

這樣一尊大神,豈是孫悟空一個的仙可以撼動的。

在張達看來,孫悟空大鬧宮,不過是玉皇大帝自導自演的一出戲。

但是,菩提祖師留給張達的揭語又令張達深思莫名。

如果這個世界即是夢境亦非夢境,那麼這個世界到底算什麼。

菩提祖師有可能騙張達。

然則,青冥絕對不會騙張達。

青冥告之張達,有不可名狀存在想將孫悟空煉化為身外化身。

在張達的猜測中,此人有三種可能

其一,玉皇大帝。

其二,太上老君。

其三,如來。

“道”無形無象,而又生育地萬物。

“道”在人和萬物中的顯現就是“德”。

故萬物莫不尊道貴德。

“道”散為炁,聚為太上老君。

太上老君為道之祖,體於自然,在乎三清之前,象帝之先,為玉皇帝,居玉清金闕。

太上老君者,大道之主宰,萬教之祖宗,或化儒聖,或化釋佛,或化道仙……

太上老君總攝一切法門,隱顯莫測,或著感應,或著道德,或著清靜,功德以無邊,不得而名,強名曰“道”。

“神仙”都是“道”的化身,又是得道的楷模。

……

所以,太上老君的地位在此界可排第二。

佛教有教無類,是繼截教之後崛起的又一大教,幾乎涵蓋了仙、魔、佛、妖、鬼、怪、精……

實質上,孫悟空最終也是成了佛,相當於被如來整編。

所以,張達更加偏向於孫悟空是被如來限製了。

……

玉帝冰冷的眼眸凝視著張達,淡淡道“下界散仙張達孕育百星,造福無量眾生,功德無量,賜封為婆娑星君,司職改造群星,開拓庭疆土,仙品六等。”

張達微微一驚,心道“仙品六等可不是一個職位,打個比方,這相當於張達故鄉世界的市長,可謂大權在握,封疆裂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