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本命星魄·量子副腦(1 / 2)

七星耀月台,或許更應該叫做九星耀月台。

天樞星、天璿星、天璣星、天權星、玉衡星、開陽星、瑤光星,洞明星、隱元星。

或許是因為先賢初始感悟北鬥星辰之時,因為境界限製,並未發現北鬥九星中最為晦暗的洞明星和隱元星。

北鬥九星星力在此交集,混亂無序的九星引力場,在此地呈現矢量變動的引力場。

其中,洞明星和隱元星兩星星力最為飄忽,以致於先賢才疏漏了兩星。

青雲門後輩在察覺了兩星後,結合先輩所創的《七星劍式》,創作出了更為完善的《九星劍式》。

在時間的積累下,青雲門的傳承愈加完善。

這也或許是青雲門能傳承千年的真正原因。

……

《九星劍式》涉及宇宙四基力的萬有引力。

不類於《神劍禦雷真訣》所修煉的電磁力,有著明顯的聲、光、熱宏觀呈現。

與萬有引力有關的便是“質量”。

然而,即使張達閱曆豐富,也隻在故鄉聽聞過一名叫做“蘇珊娜·埃曼”的女士體重達到1450斤,而她的目標也不過窺視2000斤。

試問兩千斤的質量能有多大的萬有引力。

……

或許正是因為萬有引力的玄奧莫測,此方修士沒有更好的手段獲取萬有引力的現象數據。

所以,《九星劍式》這本本應被多元人類聯邦鑒別為天極極品功法的秘籍,被列為天極上品功法,且打上了一個《九星劍式·殘》的標簽。

青雲門先輩修煉該功法,對資質悟性有著令人發指的要求。

即使有著青雲門先輩的積累,目前青雲門上下隻有通天峰一脈掌門道玄、嫡傳大弟子蕭逸才領悟了一二。

一般情況下,沒有人會選擇修習《九星劍式》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情。

張達若不是從九儀鼎獲取到該傳承,或許都不會有第三個人修煉。

《九星劍式》中隻是聊聊幾筆地提及了一種叫做“本命星魄”的東西。

“本命星魄”涉及人之命魂。

人有天、地、人三魂。

人魂,又稱為命魂。

人類生命就是從此命魂住胎而產生的。

命魂住胎之後,將能量分布於人體七個脈輪之上,形成人的七魄。

魄為人的肉身所獨有,人死之後,七魄隨之消散,而命魂也自離去,生命即以此告終。

可見,命魂乃靈魂核心,修士等閑不會去妄動命魂。

否則,稍有疏忽,便是魂飛魄散的下場。

然而,《九星劍式》偏偏就從“命魂”開始修煉。

《九星劍式》開篇要略,本命星魄乃是抽取一絲命魂本源與北鬥九星星力融合。

與天樞星力融合,則叫天樞本命星魄。

與天璿星力融合,則叫天璿本命星魄。

……

本命星魄的等級又根據融合的北鬥星數劃分為一星本命星魄、二星本命星魄、……、九星本命星魄。

至於如何融合,如何體悟,書中提示一切都要看天數。

……

看到這裏,張達就有點蛋疼了,“這不是瞎扯淡嗎?”

“我抽取命魂跟你玩天數,明明就是沒有搞懂其中關節,還高深莫測地提‘天數’。”

張達沉吟道:“不就是北鬥九星運行數據嘛,本座用量子計算機分分鍾解決。”

張達思慮再三。

北鬥九星可不止此方天地有,多元諸天萬界可不乏北鬥九星之數。

想到這裏,張達又疑惑了,為何多元諸天萬界會不乏北鬥九星之數?

這裏麵是不是又有什麼貓膩?

張達意念一動,“輪回,科普一下?”

……

【輪回:“係統數據不足。”】

……

張達皺了皺眉,嚐試地向本尊發出心中的疑惑。

忽而,一股龐大的信息沒入張達神魂。

……

【“夫九星者,是九天之靈根,日月之明梁,萬品之宗淵也。”】

【“故天有九氣則以九星為其靈紐,地有九州則以九星為其神主,人有九孔則以九星為其命府,陰陽九宮則以九星為其門戶,五嶽四海則以九星為其淵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