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1 / 2)

至今還記得,小時候的筒子樓,院子非常的寬敞。那就是我兒時的樂園;小時候的筒子樓大院,除了有高高的生長到我家窗外的梧桐樹,最讓人記憶深刻的便是那大院一角,不知哪家的老爺爺開辟的花園。開始有記憶的時候,我記得那裏的花草都被修剪的非常整齊,院子裏很多奶奶跟阿姨,都最喜歡去那邊賞花。在這普通的筒子樓大院,似乎那便是極美的風景了!

後來不知什麼時候開始,那裏的花草不在那般整齊,開始隨意的生長,肆意綻放;以前經常會出現在記憶中的那道佝僂著脊背,穿行在花草中忙碌的身影,再也不見。我記得在那之前,院子裏有老人去世,而那些原本被人嗬護的花草,自那以後,也像是沒了爹娘的孩子,開始野性的生長著。

後來它們長成了大樹,變成了小小的“森林”,也成為了我們兒時玩捉迷藏,我最情有獨鍾的所在。

有一天我見他站在花園旁邊,看著那些“肆無忌憚”的花草,它們在風中放肆搖擺。我問他:“你在看什麼?”他皺了皺眉,卻說……“它們長得好亂。”我問他那有什麼不好?他卻回答我說,“我也不知道,可我不喜歡,李叔叔說它們就該這麼成長,這才是自然。”

“李叔叔說的不對麼?”我問他。

他搖了搖頭,說自己也不知道,但他就是不喜歡這樣。那時的我還不懂他為什麼不喜歡隨性生長的花草,直到多年以後,我似乎漸漸的明白,其實他隻是在小小的心中嫉妒著,嫉妒它們隨心所欲的生長環境,同時也悲傷著自己!在他的童年,沒有肆無忌憚,一切都被父母長輩規劃著,除了本身對鋼琴的喜愛。在他的童年中,幾乎沒有屬於自己的主權,他羨慕那些肆意生長的花草,因為它們是他的渴望不及,也因此他討厭它們,因為他無法像它們那般!

小時候的梧桐樹下,“小森林”旁,總會出現他的身影。後來在他身旁,多了一個我。他總是會拿著那些我完全不懂的琴譜給我看,開始我很抗拒,然而到了後來,他彈琴給我聽,我便不再那麼抗拒“觀賞”它們;是的,是觀賞,因為我還是看不懂。但那時候的我很在意的是,那些像是小蝌蚪一般的符號,將它們融入黑白琴鍵後,竟是那般好聽!即便我依舊對學它們毫無感觸,然而這卻並不能影響,我開始喜歡他給我講那些我無法聽懂的“天籟”。

在一天放學回家後,我發現原本的小森林不見了,那裏變為了一處堆砌著磚石的所在,當時的我不明白它們為什麼被人清除,也許是有人要將磚石堆放在那裏,又或者,是因為它們生長的太過肆無忌憚了吧!

不知從哪天開始,院子中的梧桐樹葉開始大量脫落,天氣逐漸的轉冷,夏天終於還是過去了。而那天,筒子樓拆遷前,所有居民最後一天搬離筒子樓的日子也到了!如同那些脫落的梧桐樹葉,我們終於也到了脫離筒子樓這棵樹,飄落四方的時候。他跟著家人在我家之前搬走,那天我哭了,也不知道是為了即將離開從小生活的家園而哭泣,亦或者隻是因為他的離去而哭泣。或許那時候的我們都知道,彼此很難再見,雖然還在同一座城市,然而世界那麼大,今後又要如何擦肩!他將自己最喜愛的琴譜送給了我。我卻因為傷心哭泣,直到他離開,都不曾記得送他什麼!後來我們搬進了新家,是比以前筒子樓中的房子大了十幾倍的房子,然而我卻並不開心。

我看著天邊的鳥兒飛過。它們飛翔在高空之中,見證著腳下大地每一寸的變化。原本低矮的房屋,在歲月的洗滌下,逐漸變得高大,城市如同我們的成長,褪去原本青澀的影子,最終變得繁華耀眼,紙醉金迷;安靜沒有了,童真沒有了,一切的喧囂愈演愈烈,像是一場暴力電影,血腥的上映著,疼痛的卻是我們的青春。那些過往的日子,最終隨著那一群群搬離城市的飛鳥,不知去向何方,也不知是否還會回來!

進入高中,我知道,自己不在是個孩子。一切的青澀與無知,在我踏入高中校門的那一刻,盡數的被擋在了校門外麵。我任由它們各自去流浪人間,任由它們終於離我而去!我如同打了勝仗的士兵,昂首挺胸的走進校園,走進我報道的班級。卻並不知道,我的童真,我的無慮,早已輸給了青澀不再的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