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咆哮(3 / 3)

誰料李瑁就在這兒等著李隆基,李瑁道:“兒臣原來也是這麼想,可昨天晚上,我大哥,當朝太子剛才他說了,他是想教訓教訓我這個兄弟,所以就到了我的府上,給我送去了這頂綠帽子。”說著李瑁還估計將那頂綠帽子舉起來,晶瑩剔透的綠帽子顯的格外的惹人眼球,其實更多的人昨天晚上都見過這頂綠帽子,不過現在在李瑁的手上,那可是顯的格外的威武。

李瑁又是鄙夷眾人道:“大哥送給我綠帽子的意思人人都懂,我如何才有資格得到這頂綠帽子呢?隻有一種可能,當我家王妃紅杏出牆的時候。當本王收到這首藏頭詩的時候,不知道是誰寫的,兒臣將此藏頭詩交給父皇,看來父皇也不知道是誰寫的,可這個寫詩的人一定是知道,我家王妃紅杏出牆之人。”

說到這裏,李瑁漫步到李瑛的身邊,鄙夷的看著李瑛說:“所以,大哥,說吧。”

正在看好戲的李瑛見李瑁竟然這樣責問自己,也是一愣,問:“說什麼呀?”

誰料李瑁卻是笑了笑,說:“我就知道大哥不會告訴我,所以才逼著大哥在這裏,當著滿朝文武的麵,特別是當著咱們父皇的麵,你非說不可。”

李瑛還是沒反應過來,其實李瑁讓李瑛說的,其實就是這李姓之人到底是誰,雖然李瑁多多少少也知道一點,但是他也知道如果要是真說出來,那可就惹惱了李隆基,所以他才這樣逼問太子的。

李瑛道:“我沒什麼可說的。”李瑛不傻,知道這事兒無論怎麼說都不行。

不過人家李瑁也早就等著李瑛這樣說了,李瑁義正言辭道:“大哥一定是這首藏頭詩的作者。”

見李瑁這樣質疑,李瑛也是趕緊反駁說:“不不不,不是我,不是我。”這詩本來就不是他寫的,而且李瑛也知道如果要是承認的話,那可就真的得罪了父皇了,到時候可是有苦吃的,所以無論如何他都不能承認。

“隻有藏頭詩的作者,本網為何戴了這頂綠帽子。”

“不是我寫的。”

“反過來說,給我送去綠帽子的大哥、五哥、八哥、你們三位兄弟,或者其中一個是此詩的作者,或者你們三個全都是,所以送綠帽子的人,與寫綠帽子詩的人,一定是同一個人,或者是同一批人。”

李瑁依然是一準認準了這三個人,當然換做是誰也是這樣認為的,畢竟這李瑛是第一個表明身份知道這李瑁帶綠帽子的人,所以李瑁這樣認為也不錯。

“不是,不是,不是。”三個皇子也是趕緊反駁。

進三人反駁,李瑁言辭激烈的道:“那我就不懂了,你們既然給我送去綠帽子,你們又不是寫綠帽子詩的人,也就是說,綠帽子詩另有其人。”

這次李瑛卻是肯定的說:“對,一定是,一定是另有其人。”

李瑁早已等到李瑛這樣說了,反問:“那此人是誰呢?”

“不知道”李瑛那裏知道這詩的作者是誰,其實這也難怪,可以說滿朝文武根本就沒有一個人知道,因為這首詩是跟這件事情沒有任何幹係的人,也就是梅妃所寫,然後派人送給壽王,所以才有了後麵的這一係列事情,不過當初見李瑁收到這首詩的時候,沒有發貨,梅妃也是歎氣。

不過如果要是讓梅妃看到現在的壽王,恐怕也會開心萬分。

見李瑛反駁,李瑁不怒反笑:“那三位兄長的弟妹,也就是我家王妃紅杏出牆之事,三位兄長又是從何而知。”

同樣,這三個人依然是口吻一致的說:“不知道。”

這下李瑁卻是沒有為難李瑛他們了,而是轉過來看著李隆基,說:“父皇,兒臣此奏就是要澄清真相,請父皇明查。”

原本還看的津津有味的李隆基突然被牽扯到戲裏麵來,不由得也是有些招架不住,但是這件事情本來就是他幹的,現在被人質問自然也是有些力不從心,叫道:“瑛兒,既是你把綠帽子送給你十四弟,那李姓亂/倫者是誰你是知道的。”

李隆基知道李瑛是個聰明人,所以才這麼說。

果然,李瑛立即就是反口說:“不不不,父皇容稟,兒臣不知。”

看到這裏,李隆基的嘴角又是略微的揚起一絲想笑容,顯然是對李瑛非常讚賞,主動給李瑛找了個理由說:“那所謂李楊亂/倫你是道聽途說?”

李瑛趕緊點頭說:“是,道聽途說。”

見李瑛終於找了一個理由為自己開脫,李隆基也是教訓起來太子了,指著李瑛就道:“以太子身份之重,以兄長親情之倫,你還有遙兒,琚兒,你們三個竟然道聽途說,便誣陷兄弟,誣陷弟妹,如此為長不尊,胡作非為,朕豈能容。”

李隆基那是說的一個義正言辭,仿佛這件事情真是道聽途說的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