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冊妃詔(2 / 3)

“靈兒呀,其實你不知道,人有時候會幻聽的,有時候一飛哥哥就感覺自己的眼前出現數以萬計的金錢,這是幻覺,跟幻聽是一個道理的,你特別想一個人的時候就會聽到他的聲音的,所以靈兒你別大驚小怪了。”王一飛連自己都不知道他哪兒來這麼多歪理,竟然張口就能扯謊。

“一飛哥哥,你個騙子,不跟你玩了,靈兒跟牠們玩去。”李靈兒哼了一聲向兩條哈士奇走了過去,拉過兩條栓狗繩就從兩隻哈士奇說:“小一飛,乖乖的跟姐姐去玩,不然晚上姐姐不給你們骨頭吃,讓你們餓肚子。”

看到這一幕,王一飛真是有一種說不出來話的感覺,這李靈兒逗人的能力似乎是見漲啊,竟然把自己身上的氣撒到狗的身上。而且還對兩隻哈士奇叫小一飛,這不知道的還以為說的是王一飛身上的小一飛呢。

盡管王一飛很無語,但是王一飛真的不知道怎麼反駁李靈兒,總不能叫這兩條哈士奇叫小靈兒,那樣豈不是顯的太孩子氣,所以最後王一飛也隻有選擇置之不理了。

美好的時光過的總是很快,落日的餘暉總是非常短暫。翌日,一大早,整個長安城又是到處張燈結彩,仿佛是慶祝李隆基的壽誕一般,不過明眼的人都知道這掛的燈籠不是壽燈,而且是喜燈,要是從小就在長安長大的話,自然就能一眼看出來這是但凡又皇室人家婚慶的時候才掛的燈籠。

如果要是上層人士的話,自然就會得到消息是壽王李瑁要娶壽王妃,所以才這麼張燈結彩的,按理說這麼一個普普通通的皇子娶王妃跟本不用這麼大費周折,但是無奈人家武惠妃現在有權利,就連李隆基都杵武惠妃三分,更何況那些禮部的大臣們了,所以這喜燈自然都是要掛上。

而且消息精通的人士也都聽說隻要在壽王府門口等著,到時候就會有多多少少的紅包拿,一下子沒事兒的閑汗們都過去等著拿紅包了,更甚的還傳言說在楊府的門口也有紅包拿,也都圍著過去了,不過到地方一看,才知道早已封路了,拿紅包,拿個屁。

但是為了一睹這壽王妃的容顏,仍有不少的閑汗圍攏道壽王府的門口,不過他們自然是什麼都看不到,首先這有蓋頭不說,而且這壽王府附近都有偽裝成客人的護衛把守普通人要是沒請帖的話,跟本就近不了壽王府的圍牆。

看來自從上次戲台子倒塌之後,武惠妃也學的精明謹慎了許多,不在那麼目中無人了。

楊玉環和李瑁的大婚可謂是驚動了整個長安城,甚至可以說是驚動了整個大唐,某些邊陲的節度使和官員王爺等達官顯貴都是連夜趕路回來參加這場盛典,隻為巴結一下武惠妃。而且這次去迎娶楊玉環的禮官也不是別人,正是當朝丞相以及戶部尚書李林甫是也。

李林甫帶著迎親隊伍,以及冊妃詔書一路之上敲敲打打就朝著楊玉環家裏去了。到了楊氏的家裏,李林甫拉開詔書,朗聲:“冊妃詔,維開元二十三年歲次乙亥,十二月壬子朔二十四日乙亥。皇帝若曰於戲,樹屏崇化,必正閫闈,紀德協規,允資懿哲,爾京兆府郡,士曹參軍楊玄璬之女。公輔之門,清白流慶,誕鍾粹美,含章秀出,固能徽範夙成,柔明自遠,修明內湛,淑問外昭,是以選極名家,儷茲藩國,式光典冊,俾葉龜謀,今遣使戶部尚書同中書門下李林甫,持節冊爾為壽王妃。爾其敬宣婦道,勿忘姆訓,率由孝敬,永固家邦,可不慎歟。”

這個冊妃詔可以說是完美無缺,既嚴正工整,又婉轉動聽,而且最關鍵的是寫這個詔書的人是李林甫,李林甫乃當朝丞相,能讓一個丞相當迎親的禮官,並且親自書寫冊妃詔,估計這普天之下也就隻有壽王爺能夠這樣了。

隨著李林甫的朗聲,妝扮一新的楊玉環隨著謝阿蠻的牽引緩緩的走出了楊家大門,上了迎親隊伍的喜轎。八抬大轎緩緩的離開了壽王府,迎親的隊伍也吹吹打打的離開了楊家,楊家人看著這一幕臉上也是欣慰的笑了。

特別是楊玄璬的臉上,那簡直就是貼了金一般。平日裏他要巴結的那些官員今日都反過來巴結他了,而且他也一下子從一個七品小吏升為四品翰林院待詔翰林,楊玄璬這就是一個大字不識的人,而這翰林院那可謂是整個大唐的文學聖地,這楊玄璬進了翰林院,顯然這肯定是一個笑話。

不過憑借楊玉環的身份,楊玄璬在這翰林院不僅愈來愈好,而且這個待字早晚也能去掉。官場之上想來都講究官官相護,而楊玄璬的女兒現在成了人盡皆知的壽王妃,那些翰林院院士們能不巴結楊玄璬嗎?

雖然楊家臉上有光,但是似乎今兒個是楊玉環跟李瑁的大婚,天大地大,新人最大。更多的人還是想一睹楊玉環的芳容,看看這能夠讓壽王爺看上的民女到底為何樣。不過這紅蓋頭一蓋,誰能看到呢,也隻有日後平日裏跟王府比較親近的人才能看到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