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越心驚啊03(3 / 3)

關於趙久楠替她做事這件事情,是自打那次莫青君被擄走就開始了的。整個趙府上下都認為是趙久楠的緣故,莫青君才被人擄走,所以是他欠下的債。趙寶珠尤其如此,雖然莫青君拒絕了結親的提議,但是趙寶珠始終堅持讓趙久楠替她做些事情。

比如說……跑腿;再比如說……做苦力。

反正隻要是能用得上的地方,她都讓莫青君不要對趙久楠客氣,盡管去用。

原本莫青君還覺得這樣的歉疚頗為好笑,而以趙久楠的性子大抵是不會同意這件事情的。隻是沒有想到,趙久楠後來以一種十分扭捏的方式表示了自己願意贖罪的想法。倒是莫青君後來想了想,若是不讓他做點什麼,隻怕他會一直這麼扭捏下去,這不是莫青君認識的那個趙久楠。

至少,不是那個會讓她覺得自在的趙久楠。

抱著反正有人幫忙做事,不用白不用的心態,莫青君開始很自然的使喚起了他做事。而趙久楠在做過幾次之後,似乎是習慣了這樣的日子,反而變得自然了許多。

簡而言之,就是又變成了以前那樣什麼都不在乎又很欠抽的態度了。

之所以如此,倒不是他十分欠虐並且喜歡被*,而是因為在這些事情的過程中,看出莫青君是真的不在意這件事情,所以趙久楠才真正的放了心。放心了之後就是放鬆,而放鬆了便不會再糾結於是否該贖罪的問題上了。

事實上,趙久楠其實很厭惡那樣的狀態,隻是身邊一直有人嘮叨,而他也的確有那麼一點兒愧疚。

然而既然當事人都不認為那有什麼,所以趙久楠自然而然的也就不去多想了。畢竟老實說,如果設身處地的想一想,把他自己放在莫青君的位置上,他大抵會覺得這樣所謂贖罪的舉動很好笑。而莫青君也的確是這麼認為這是這麼對他說的,所以趙久楠不再繼續贖罪那項可笑的舉動了。

隻是後來,似乎莫青君使喚他做事使喚的很順手,這大抵也跟趙久楠辦事幹淨利落有很大的一部分關係。所以久而久之,兩個人之間就愈發的熟稔了起來,而趙久楠幫她做的事情也越來越多,雙方之間知道對方的秘密和習慣也越來越多。

比如說,莫青君如今知曉,趙久楠最厭惡的東西便是軟趴趴的蟲子,不論是什麼樣的蟲子。最喜歡的菜是梅菜扣肉,不喜歡穿厚重的禮服,不喜歡麻煩,也不喜歡規矩。

再比如說,趙久楠如今知曉,莫青君掩藏在羞澀笑容之下的,是不為人知的能力和心計。羞澀笑著的時候,大多是在掩飾自己的真實情緒;眯起眼笑著的時候,大多是在算計著一些東西或者人;笑起來沒心沒肺的時候,才是真正開懷的時候。

相對來說,二人比之前更熟悉對方,可是這樣的感覺似乎並非是男女之間的情愫。

很直白的說來,二人都沒辦法和對方產生那種情愫,而更像是趙久楠和趙寶珠之間的兄妹之情一樣的感覺。雖然相比起來可能稍稍有些不一樣,但也差不離了。

不熟悉的時候,也可以有一見鍾情的感情;而若是太熟悉了,則也許可以日久生情。

這是趙寶珠等人十分樂觀的想法,隻是放在莫青君和趙久楠二人身上,似乎就十分的不適合了。

不熟悉的時候,他們就已經大大咧咧的相互諷刺了,看起來就像是相見兩厭一樣;而愈發的熟悉了之後,則愈發的像是左手和右手,沒有一點兒在一起的想法。

這樣說來,大抵是因為二人的骨子裏其實是一類人,太過於相似的緣故。

二人骨子裏都是那種厭惡規矩的人,趙久楠把這種厭惡寫在了臉上,而莫青君藏在了骨子裏。可是性格太過於相似,比較容易親近,容易惺惺相惜,但是也就很難產生男女之情了。

正如多年之前的某位文豪醉酒之後說過的玩笑話,男女之間差距越大,相互之間的吸引感覺反而會愈強。所以這男人呢,浪蕩子的最後歸宿大多都是溫婉的良家婦女,而一向循規蹈矩的塗盛,反而可能會娶個勾欄ji院裏的紅牌。就算身邊的人並非如此,但也容易被和自己完全相反的人吸引。

這一段話是和周圍的人喝酒時候說的玩笑話,壓根就算不得什麼,那文豪回去之後也都拋在了腦後,都不記得自己曾經說過這麼一大段羅嗦的話。但這番話流傳甚廣,之後一直暗自被人引為男女之間感情的至理。

等到金致嵐終於對於眼前的事情開始接受了之後,她歎了一口氣。

“怪不得在你來之前,老爺子對我說天下之大,總有人在你之上,要學會謙虛。我之前還當是老爺子隨便拿了一人來教訓我,如今看來,老爺子畢竟是老爺子,看人要比我準的多。”

聽到金致嵐的話,莫青君很是愣了一下,她倒是沒有想到,金老爺子居然還說過這樣的話。

金致嵐抬起頭,衝著她笑了一下,“今兒夜裏倒是過得精彩的很,不過等明兒起來之後,可就是一場硬仗了。對了,你先前所說的那些要做的事情,你應該已經提早在做了罷?”

“致嵐姐果然聰明的很。”

莫青君十分幹脆的點頭承認了下來,在收集到消息之前,莫青君就已經讓趙久楠幫著去買所有該準備的東西了。隻要是能買下能存貯的東西,統統都沒有放過。

關於這一件事情,她略微跟趙寶珠提了提,想來趙寶珠也告訴了長公主。

隻是長公主後來並沒有什麼反應,所以莫青君也並沒有多說些什麼。隻是在後來準備東西的時候,她依然還是拉著趙寶珠一塊兒。

兩個望族嫡女所擁有的購買力究竟能有多大?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至少在這些日子裏,他們在外頭購置專門用來存放東西的宅子,已經幾乎都要存滿了。而金陵的這些商戶,尤其是金家,估計會很驚訝於這些日子貨物流通量的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