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軍掩殺!”隨後蒙毅手中令旗急忙下劈,轟轟的呐喊聲便響起。
“赳赳老秦,死不休戰!”
“狼神在上,佑我八旗!”
兩股洪流,又卷在了一起,廝殺聲,呐喊聲,慘叫聲,轟天震地,驚起桃林大片飛鳥。
隻見秦軍紀律慎言,軍陣嚴格分成了十路,每陣四個“三騎錐”,十二騎對義渠二百五十騎,餘下一個領頭什長的“三騎錐”做遊擊策應。
論個人馬術、刀術與體魄強猛,戎狄勇士顯然強於戎狄官騎,就是與秦軍相比,也略勝一籌。但秦軍的裝備精良與整體配合卻遠遠勝過戎狄勇士,結陣而戰,秦軍竟絲毫不顯人數劣勢。戰馬穿插,劍器呼應,極為流暢。相比之下,戎狄勇士們一旦相互間三五騎並馬衝殺,便總是要出現磕磕碰碰,各種喊聲、彼此呼喚的呼嘯聲與戰馬的嘶鳴跳躍糾結在一起,亂成了一團。
秦軍則極少出聲,但有呼叫,必是隊形變換。在電光石火般的激烈搏殺中,任何一個遲滯或混亂都可能是致命的。戎狄勇士的單騎本領,在訓練有素配合嚴密的秦軍鐵騎麵前,竟是無從施展。在一聲聲憤怒的嘶吼中,裸臂散發的戎狄勇士紛紛落馬,或死或傷,重重的摔到堅硬的凍土地上!失去主人的戰馬不斷在草原上狂奔嘶鳴,繞著小小戰場不肯離去。饒是如此,戎狄騎士竟然沒有一個脫離戰場逃跑,重傷落馬者依然奮力揮刀,砍向秦軍馬腿!
但幾次這樣的襲擊之後,秦軍騎士隊形竟是難以保持,漸漸出現了小混亂。正在此刻,突聞小山包傳來一聲悠長尖利的呼哨聲,竟是響遏行雲般貫徹戰場!
蒙毅大驚失色,這是義渠全麵進攻的信息。他急忙命令士兵後退進城,一旦義渠大軍壓了上來,這三萬士兵,有死無生!
“嗚嗚”退兵號角傳來,三萬秦軍,隻剩下兩萬多人回城,整個爍陽城刹那間沉寂下來。
十萬蠻族圍城,難道要名城遭戮?淪為蠻人魚肉?
爍陽城是當年秦獻公督造,為的是防備吳起大軍,所以城牆比之鹹陽不差絲毫。用的都是華山巨石,易守難攻。
蠻族十萬大軍猛攻爍陽城一日未下,暮色降臨後,老牛首是大為氣憤,八戎首領們更是直嘟噥:“他娘的!一天沒吃沒喝,還死傷了兩萬多人,這仗打得出鬼了!秦人真是虎狼!都是鐵打不成!我們不如先紮營吃肉,明日再來收拾秦人這頭惡狼!”
老牛首見八戎部族的首領們都怨聲載道,也就不再堅持夜戰,當下一聲令下,十萬蠻人便拖著十多裏長的隊伍卷旗收兵,就在爍陽城下紮堆起來。
奔波馳驅一整日的義渠士兵們也是饑渴疲憊極了,狼吞虎咽的飽餐一頓,竟是倒頭便睡,有人手裏還拿著油糊糊的醬肉便打起了粗重的呼嚕。遼闊的平原上,除了義渠人隱隱如雷的鼾聲,便是呼嘯的春風伴著單調的刁鬥聲,沉寂得令人心顫。
月黑風高殺人夜,老牛首的計劃開始了。
為了防備秦國援軍,他讓三萬野狼鐵騎從爍陽城背後的大山中埋伏。隻要秦軍大軍經過,他們就立即呐喊殺出。
霎時,爍陽城是四麵圍城,八方埋伏。
城內哀聲震天,怒氣叫罵,卻也隱隱擔憂。蠻人攻城,雞犬不留,難道真是天意讓爍陽城有此大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