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王擒牧野將敗走(上)(2 / 2)

勳貴們一聽,看了一眼為首的甘林嫡子甘升,見甘升點了點頭,便急忙跟隨他跪倒在地,齊聲大呼:“王上,臣等不甚惶恐,臣等冤枉啊!”

這猶如山呼海嘯般的高呼,單單在氣勢上就壓製了成喬一人。

嬴政聽著如此之多的勳貴,心中為難起來,老話說的好,罪不加眾人,難道要他將所有勳貴都殺幹淨了!

成喬見此也是臉色一變,暗道不妙,他千算萬算,算露了一點,那就是現在沒有發生嫪毐叛亂,大秦勳貴在嫪毐叛亂之中幾乎死光,而現在卻是完好無損,數量太多,沒有八十也有一百,根本不可能殺光他們,這樣隻能動搖國本!

可是現在卻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了!

“這……”老甘林見大殿之中形勢嚴峻,眼皮不禁一跳,心下了然,卻是悠悠站起,大笑三聲,怒指成喬,喝道:“大膽長安侯,你本是戴罪之身,安敢在此口出狂言!”

說著急忙拱手麵向嬴政,義正言辭喝道:“王上,我大秦一國之本,在於世族。臣等本老秦舊士,曆代追隨秦公,浴血沙場,馬革裹屍,烈士累累,忠臣鍔鍔,實乃老秦國脈所係。我大秦世族是為了大秦而作為!”

一言出,下方勳貴們便是齊聲高呼:“王上,吾等乃是為了大秦而作為,臣等不甚惶恐啊!”

嬴政聽著這山呼海嘯,心中雖然有氣,但卻是隱忍不發,暗道這次王兄失策了,隻怕甘林不會善罷甘休!

呂不韋見此,心中也是一跳,眼中露出一絲殺機,看著皺眉的長安侯,嘴角露出一絲冷笑。

成喬啊成喬,這次你還不死嗎?

想著呂不韋出人意料的站起,拱手喝道:“王上,孝公變法以來,臣等未嚐懈怠。大秦世族乃是大秦國脈,動世族者,等同動大秦根基,現在長安侯視貴族為腹心之患,羅織小罪,便要殺勳貴們!如果王上同意,貶黜殺戮世族,酷刑淩辱他們。那我秦國世族將蒙冤含恨,子孫凋零,更可能一蹶不振!世族衰微,國脈不存,諸公如何安穩?”

群臣這一刻心中大震,相國呂不韋居然跟太師聯起手來了,那長安侯自己豈不是……

此時成喬見呂不韋出言要置自己於死地,沒有感到不安,反而心中大鬆了口氣。

這出大戲,如果隻有他和甘林,那隻能是草草收場,但是如果將第一相國拉了進來,那性質就變了。

這呂不韋可是嬴政心中最為忌憚的人物,他的加入,隻能讓嬴政更加忌憚,那他的計劃便容易實現得多。

此時呂不韋望著成喬嘴角莫名的笑意,眼中露出疑惑不解之色。

難道他還有什麼王牌不成,不然為何發笑?

而上首嬴政此時眼中卻是殺意濃鬱,他見呂不韋插手,心中便是一緊,急忙權衡利弊得失。

如果單是王兄與甘林,他可以各打五十大板,權衡兩方勢力,但是現在呂不韋跟甘林站在統一戰線,他們一個掌握大秦全國財政,一個掌握大秦全國兵馬,要是二人聯合,那他要想要親政,豈不是永無出頭之日!

想著嬴政心中一凜,突然怒視甘林,嚴厲喝道:“ 為政之本,強國富民。為官之道,勤政敬事。勳貴仰仗世襲萌陰,私吞耕地,上負國家,下負庶民,誠為大奸大惡!我大秦國策就是重農抑商,農為上,農才是國本!”

群臣一聽,大為驚愕,王上為何突然轉向矛頭,對準了甘林,難道王上決心要鏟除甘林了不成!

想著群臣腦海中之中急忙權衡起來。

勳貴們此時卻是惶恐不安,見王對太師發難,心中大驚失色,紛紛求饒。

呂不韋見此,心中不解,王上為何寧可冒著動搖國本,也要幫長安侯!

想著他看了一眼滿是笑意的成喬,又看了一眼麵如寒山的嬴政,心中大呼糟糕。

他本是想要借助甘林之威,置長安侯於死地,不料卻反而幫助了他。

當今君上雖然年少,卻是心中懷有四海,自己本就掌權國之軍政為君上忌憚,太師甘林更是尾大不掉,君王早就想殺之而後快,如今自己幫助甘林,不是等於告訴君上,自己站在甘林等勳貴一邊了嗎?

君上豈能容忍兩大權臣統一戰線,所以他才決定幫助長安侯嗎?

呂不韋念此,急忙不語起來,心中沉思起了對策!

此時,成喬眼中露出一絲狠辣,所謂趁你病要你命,此時因為呂不韋,嬴政已經站在自己一邊,這個時機不下手,何時下手!

想著他急忙趨步上去,拱手高亢大喝:“王上——臣要告太師甘林三宗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