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四章 還請陛下教我!(2 / 2)

這種危險的言論,其實是在想辦法削弱官家的基本盤,軍隊和民心。

李邦彥匆匆趕緊宮裏去,瑟瑟發抖的行了個禮,等待著皇帝的發落。

一份小報能夠呈到官家麵前的時候,說明其在民間早已醞釀了很久,事情鬧大了才呈在了官家的麵前。

“士美呀,這隻是一份小報,已經有很多小報都在做類似的文章,你是不是應對不暇了?”趙桓看著李邦彥,看著他的模樣有些奇怪的問道:“你慌甚?”

“臣差事沒辦好,能不慌嗎?這兩天官家的新律法正在製定,什麼妖魔鬼怪都蹦出來了,臣實在是應接不暇。”李邦彥雙股之顫,就差跪下了。

趙桓笑著說道:“差事沒辦好,你的確有錯,但朕卻理解你,你一張嘴,或者你筆部的三十二個文編,怎麼可能打得過其他人數百張嘴巴?這得虧趙英得力,把黑水司的場子砸了一遍又一遍,若是黑水司再湊進來,你更無招架之力。”

李邦彥擦了擦額頭的汗珠,這天氣轉熱不假,但是他心慌是真,他誠心誠意的問道:“官家,那該如何是好?”

“這就是朕今天叫你來的目的。”趙桓笑著說道,對於怎麼打仗,趙桓不懂,嶽飛擅長。對於怎麼搞民生振奮經濟,夯實物質基礎,趙桓也不是很懂,李綱這些中流砥柱的大臣們擅長。但是對於輿論戰,趙桓見慣了豬跑,總是能夠照著豬的模樣說兩句。

這是個新型的領域,尤其是在趙桓將邸報、早報和小報規範化,統一受到大宋書坊管製的時候,才出現的輿論戰,對於李邦彥來說,這是個新的挑戰。

“這是王三品這次的劄子,他在引咎告老還鄉,你看,這就是文人的高明之處,甚至把幹實事的王三品都忽悠了,他認為這一切都是他的錯。若是大宋停了大同府和磁州的煤田和鐵山,我們應該思考的問題是,前線軍卒連打仗的甲胄都沒有。”趙桓將一本劄子從袖子裏掏了出來。

王重陽告老的劄子寫的極為周詳,罪在吾身,就差自刎以謝天下了。趙桓分析,這大約就是王重陽以名“長生”路上的心魔劫。

趙英的眼神泛著奇怪,原來官家知道這群人到底在做什麼!而不是小看了他們。

“還請官家教我。”李邦彥看完了宅子,終於有些挺不住了,他是個浪子宰相,混賬是混賬,可是他不傻。

“輿論戰有上中下三策,下策就是在對手拚命抹黑的時候,你在跟對方爭論,講道理,還要黑對方坐的歪,吵來吵去,吵成了菜市場。請問我的李總編,這是你想要的結果嗎?”趙桓笑著問道,將早就寫好的上中下三策,交給趙英。

李邦彥在看劄子,趙桓還在數落李邦彥:“邸報的銷量本來就很差,早報還有些人看。小報的銷量領先你好幾個數量級,你拿什麼跟人家鬥?你要是能贏,才是天底下最大的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