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七章 廣積糧(2 / 2)

“王彥的八字軍還在扶餘府,若是靜邊城亂了,咱們大宋的糧草無法供給給扶餘府的八字軍,他們隻會更加艱難。”

“朝堂決議好了,發給趙鼎趙相公,征詢他的意見,看他是否讚同,我們畢竟離那邊萬裏之遙,也說不準,到底是什麼局勢。還是得參考趙相公的意見為好。”

趙桓深深的吸了一口氣,說道:“區區虛名,無足掛齒。朕也不在乎什麼仁善之名,那麼原定作戰計劃不變,責令趙鼎大肆在克烈部榷場收購糧食、食鹽,用錢引或者銀元交易。三月初,關閉榷場,宣布錢引廢止。海監司配合行動,津口和塘口的市舶司停止食鹽供給倭國。”

“將我們行程的議案,掛金字牌送往鎮州,令趙鼎靈活定奪此事。”

趙英將會議記錄整理好之後,火速發到了遠在鎮州的趙鼎手中,這封信從汴京到大同僅僅用了兩天時間,從大同到鎮州用了四天的時間。

趙鼎收到書信之後,才將自己內心的懷疑坐實,心中的憤怒更盛!

“劉校尉,你說某對契丹舊民可曾薄待?他們為何要行如此之事?!”趙鼎將手中的書信遞給了劉經,他到了鎮州,勸農勸牧,與民生息,可是得到了這樣的回報,那是一種極度的失望。

劉經看著手中的劄子搖頭說道:“嘿,咱們的官家,遠在汴京,什麼都清楚了,還如此仁善之心。畏威不畏德呀,還是下手軟了些。按照草原的規矩辦,嘖嘖,血流成河呀。”

“我交代你個事,現在就辦。”趙鼎眼神裏帶著幾分凶狠,他吃了三年沙子,和這群契丹舊部貓捉老鼠了三年,對他們知之甚詳。對他們的秉性非常清楚。

“相公你說。”劉經點頭說道。

“我們不是掌握著一份名單嗎?和黑水司交往密切之部族,把他們統統抓起來,審清楚到底有沒有做傷害上京路和大宋的事,若是有,就地處斬,若是沒有,驅逐出宋。”趙鼎攤開了一張紙,用鎮紙壓好。

他要給官家寫回信,並且安排榷場收購食鹽和糧食,通知大宋邸店卡住食鹽的貿易的批條。

劉經應聲而起,走出了鎮州的王府,奔著府衙而去,沒多久,劉經帶著一大批騎卒,奔著契丹舊族而去這些人裏最多的是契丹人,也有宋人,甚至有西域人。

連西域的人都知道上京路在大宋手中隻會愈加繁榮,可是,有些舊部的勳貴,還抱著效忠前朝的口號,行禍國殃民之事。

這批騎卒約有三五萬人,在草原上踏出了陣陣灰塵,向著契丹舊部而去。

劉經之所以說官家心軟,是因為官家不太了解草原上的規矩。

當初耶律餘睹臨死前,將上京路堪輿圖送到燕京,大宋接管上京路,克烈部退讓的時候,若是草原舊部,不想承認大宋在上京的地位,大可反叛,或者出走。

既然承認了大宋在上京路的地位,那就遵守契約。

這種背叛的行徑,在草原人人唾棄,甚至有可能發生一部族俱滅的慘狀,若不是趙鼎一力壓著,這些部族早就消失的無影無蹤了。

劉經親自帶著簽軍前來征伐,目的其實隻有一個,就是看著簽軍不要濫殺無辜,既然上京路歸宋,就按著大宋的規矩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