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八章 大喜事!(1 / 2)

時光如梭,大宋的新年又要到了。

此時此刻戶部異常的忙碌,四處都是算盤的聲音,計省被撤銷劃分到了商部以後,今年商部的算盤打得更響亮。

而趙桓也第一次認識到了李綱所說的國帑收入不降反上升帶來的變化。

大宋國帑有錢之後,朝議的內容都是興修水利、修橋鋪路、營造船塢、設立新的市舶司。

戶部侍郎李彌遜正在慷慨陳詞的說著:“哪怕是倭國現在的鼠疫非常嚴重,但是依舊會有過去的那一天,大宋的商賈已經在萬裏海塘上帶回了足夠的香料和寶石,而這些又換成了白銀進入了大宋。”

“臣還是以為在嶺南複啟廣州市舶司才可以,甚至也要在嶺南興建船塢碼頭,促進海貿。”

範嵊三年一考得了個上上評,完成了十全十美的大船建設之後,從津口知府,變成了大宋的戶部郎中,算是李彌遜的左右手,他麵帶猶豫的說道:“臣以為還是等等的好,眼下荊湖兩路水患水疫剛過,江南、兩浙水患導致今年的糧食欠收,常平倉的儲備已經有點空虛,臣以為還是以民為重。”

“臣本就是津口知府,船塢督辦,臣以為眼下津口塘口市舶司和船塢已經夠用,而嶺南開司,行至汴京路途遙遠,還是不開為妙。”

李彌遜和範嵊還在為了廣州市舶司是否複啟爭吵。

“範郎中剛剛入京,不太了解這裏麵的詳情,河套有塞上江南之雅稱,遼東春耕也都準備好了,來年收成是可以保障的。”李彌遜智珠在握的說道。

趙桓看著他們吵也是有趣,去年是國帑都是鐵錢花不出去,最後都運到了萬裏海塘和倭國、高麗。

今年沒有了這個憂慮,國帑都收的銀元,但是依舊滿足不了日益興盛的大宋朝政所需。

趙桓剛打算開口,他對李彌遜的說法比較讚同,剛要開口說話。

李綱突然張口說道:“官家,蝗災。”

趙桓點頭:“嶽將軍征戰青塘,發現秋蝗已然產卵,今年春夏兩季,西夏蝗災已成定局,市舶司可以等等,但是百姓的肚子,可不能等等。”

“各地州府官員,為了不讓朕生吃蝗蟲,的確是做了很大的努力,但是蝗災不得不防。”

“但是呢,廣州市舶司複啟之事,朕還是很在意,大宋商賈在萬裏海塘行商不易,眼下廣州雖然名義上沒有市舶司,但是民司遍地,朕覺得還是要辦,否則這一年光漏掉的稅,就夠建兩個市舶司了。”

“趙英,從內帑貸些錢給國帑。”趙桓笑著說道。

“啊?”趙英剛才還在樂嗬嗬的尋思中午給官家煮點什麼好,一聽官家這麼說,自然是滿臉不樂意。

借錢,他不怕。

但是國帑借錢從不歸還,他就怕。

有借有還再借不難,可是國帑從來不還,這虧空都得趙英想辦法填補。

“沒錢?”趙桓看著趙英問道。

趙英搖頭說道:“有。”

趙桓想了想說道:“這樣吧,以後呢,把賬記好,按一分利算,年底結清就是。”

趙英一樂,點頭稱是,滿臉笑容,打消了準備從尚膳樓傳菜的想法,準備按原計劃給官家整點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