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會寧之戰前,就已經做了一些規劃,來清理這些亂象。
隻是最近忙於戰事,放下了內務,他腦海裏有一整套的方案。
可是就參考這次撫恤之事,恐怕自己的劄子,到最後還是變了形,仁政變成了惡政,那還不如不做。
“我的陛下能聽嗎?”韓昉無奈的搖頭,打開了劄子,觸目驚心。
會寧府三十六州沒有一處安寧!
被百姓攻破的州府就達七處,餓殍千裏,四處都是流匪,連商路都已然難以走通。
甚至完顏宗翰這份彙總的劄子裏,還有王彥從扶餘府滲透的痕跡。
“我能聽你的。陛下那裏,我隻能盡力,西帥回來之後,應該會動手鏟除裴滿氏,到時就好做了。你的想法。”完顏宗翰點頭道。
韓昉甚至了兩個指頭道:“兩個法子。”
“第一個就是安民之症,從撫恤之事開始,統一都定為二十貫錢開始,我相信東帥懂我的意思。”
“師以長宋以製宋的戰略中,師一字尤為關鍵,既然趙家人能變家為國,為何我們不可以如此?”韓昉老生常談的談到了這件事。
這就是當初宋太祖趙匡胤一輩子做的最關鍵之事,與士大夫共治下的確有無數的弊端,但是依舊沒有家下,而是國下。
隻不過後來的皇帝把革故鼎新這四個字拋到腦後,祖訓不可違掛在嘴邊,怎麼可能會有進步?
革故鼎新,就不是祖訓了嗎?
完顏宗翰點頭道:“那就要分給那幫賤民以山林、牧場、田地,還要放權,太難了。”
“難有難的好處,陣痛之後,玉汝於成。”韓昉用力的道,他盯著完顏宗翰,希望到了今這個地步,麵前最大的金國宗親,能夠悔悟。
“第二個法子呢?”完顏宗翰岔開了話題問道。
韓昉知道自己最終也沒有服完顏宗翰,無奈的道:“第二個法子,派出會寧府精兵和收攏的黃龍軍,清剿謀逆,築京觀以威懾,自然能安穩一段時間,不過治標不治本,就是當初宋太上皇在江南兩路、兩浙路做下的那個模樣。”
“此政,後患無窮。”韓昉話裏帶著無盡的悲愴,此政一出,江南兩路悲劇複現在會寧、黃龍府。
軍卒將手中的武器軍械對準了自己的臣民,並且大興屠刀,血流成河。
都皇帝是下百姓的君父,可是哪有父親會對自己的孩子下如此狠手?
完顏宗翰點了點頭,心裏五味陳雜。
“東帥、參知,西帥歸京,從沈州回來了。”韓昉家裏的門房匆匆的跑過來道。
“回來了?”完顏宗翰疑惑的看了一眼韓昉,大宋皇帝這是要放虎歸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