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三章 朕即為大宋意誌!(2 / 2)

趙英翻動著劄子,道:“沒有,連李大家都很久沒有來書信了。”

“汴京那邊都是一切安穩的劄子,也不知道是真的安穩,還是李綱和李大家不願意讓官家擔心。”

趙桓的臉上露出了擔憂的神情看著汴京的位置,陷入了疑慮之中。

而此時的汴京城,隨著水運儀象台的藍人和紅人開始報時,大宋的下午正式結束,漕運碼頭上纖夫,在號子聲中,停下了一的勞作,樊樓裏張紅掛彩,姑娘們站在虹橋上,賣力的吆喝著。

而此時的龜公們走上街頭,根據著衣著判斷這個人是不是樊樓的客人。

各府衙門在應卯之後,三三兩兩的走出了衙門,伸著懶腰準備吃個晚茶。

整個汴京城的街道變得更加寬闊,而街道的坊市的規劃,也變得合理起來,李綱當上太宰後,對於汴京水道和街道的梳理,慢慢的發揮了作用。

汴京越來越繁華,當然人也越來越多。

對於汴京人來,這一年,最大的苦惱就是人變的太多了,但是也更加熱鬧。

歌舞升平,國泰民安。

而彙英閣內,大宋的宰執李綱,正滿麵愁容的看著劄子,現在的局麵非常不利於他。

官家讓李綱一查到底,甚至沒有給李綱免職,或者戴罪立功的旨意,就是讓李綱查下去。

這就好比,李綱本身就是裁判,還親自下場打球一樣無賴。

但是如此無賴的優勢之下,李綱依舊沒有找到對他有利的證據。

“在肅王府中並未搜索到任何的證據,證明他在謀反。沒有甲胄、沒有死士、沒有勁弩、沒有文書往來、沒有密室。沒有活口的情況下,也沒有口供。”李綱歎氣的放下了劄子,為難的看著李清照。

而李清照卻不緊不慢的喝著茶,笑著看著李綱,官家的一查到底的四個字,在李清照的理解中,就是讓李綱徹底贏下這局。

但是李綱一心想做個道德聖人,有些下作手段,他李綱不太願意用罷了。

而且光查一個肅王,能查出什麼來?

李清照看著略帶些不安的李綱,笑著道:“李太宰,他肅王趙樞真的幹幹淨淨,為何要全家自殺?”

“我大宋的宰相什麼模樣?官家清楚,朝臣清楚,百姓更加清楚。你不要急,今查不出來,明繼續。明查不出來,就等官家回來查,總有一會水落石出的。”

李綱的背後站著的是官家,是大部分的朝臣,是汴京絕大多數的百姓。他完全不需要如此長籲短歎。

就是真的逼死了一個廢物肅王全家又如何!

大宋的皇帝需要李綱的才能來治理大宋的朝政。

“還有什麼遺漏的地方嗎?”李綱還是搖頭,他要做的是宰相,不是蔡京那樣的饞臣,自然不能用醃臢的手段。

但是李清照可沒這個顧慮,他還等著官家回京,她把宮正和商部侍郎職務放下,清淨進宮相夫教子呢。

“皇城司倒是查出了不少值得人深思之事。”李清照放下了手中的茶杯,笑著抽出了本劄子遞給了李綱。

李綱打開一看,疑惑的問道:“私鑄銀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