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桓搖頭道:“他讓朕保證會撤退,其實是讓朕安排好後路,那顯然最好的後路就是留下遺詔啊。”
“他那個人,在金國從上到下騙了整整七年,你覺得朕能騙得了他?”
朱璉臉色變得有些蒼白,這些忠臣能吏的眼裏,大宋的利益是第一位的,皇位上的皇帝,反而排在了後麵。
“官家不能不去嗎?”朱璉不甘心的問道。
“不能,這是一百六十年的唯一一次糾正的機會了,失去了這次的機會,就再沒有了如此賜良機來幫朕梳理朝堂不正之風了。”趙桓非常篤定的道。
重文輕武,趙桓已經用了最大的能力去糾正。
包括了出《三國通俗演義》,出三國殺,辦邸報、報宣傳大宋英烈事跡,這都是輿論上的手段。
建立了忠魂祠,寫了忠魂銘,設了昭勳閣,從一而終的確立了軍功爵均田新兵製,這是製度上的手段。
朝臣們現在鼎力支持自己北伐,完全是在燕雲十六州的巨大勝利之後,大宋獲得了龐大的田產、礦產、財帛。這才用最大的力度支持自己的北伐。
一旦遼陽之戰打輸了,那大宋還會變成過去的模樣。
文武掣肘,文臣、百姓、宗族、商賈等等人群,質疑作戰的合理性。
君臣猜忌,皇帝和武將的那種信任就會消失,武將人人自危,皇帝開始擔心武將的心思有變。
安於現狀,差不多就可以的風潮,一定會再起,對於北伐的支持,態度也會變得極為曖昧。
朝堂路線改變,每一次都是傷筋動骨,這一仗真的不能輸。
趙桓非常肯定的道:“眼下大宋的重文輕武之風,唯有用一個接一個的勝利,才能改變。朕也會從勝利不斷走向新的勝利!”
現在的大宋和金國,地位早已經顛倒了,趙桓並不怕,這次贏麵要比上次禦駕親征大太多了。
“那我也要跟你一起去!”朱璉依舊搖頭,她帶著哀求的語氣道:“別再丟下我一個人了。”
趙桓看著朱璉,無奈的道:“你要留在燕京,若是,我是萬一,大宋戰敗,你要做太後穩定朝局,朕可以死,大宋不能亡。”
趙桓發現自己嘴挺笨的,顯然的話,對朱璉毫無作用,甚至有點添油加醋的味道。
既然無法服,那不如睡服?
朱璉想了想斬釘截鐵的道:“可以讓李大家做啊,她處理政務可比我強多了,而且諶兒她教的也不錯,比我強多了。反正我也做不好,我不管,我就要跟著官人。”
“若真得戰敗,你若是死了!我就和你死在一起。”
趙桓放棄了服正在氣頭上的女人,改為睡服,效果立刻就出來了。
在朱璉累的筋疲力盡睡著之後,終於不再鬧騰了。
“女人啊,真是麻煩。”趙桓扭著腰走出了福寧宮,拿過來趙英遞過來的劄子,想了想叮囑趙英:“咱們走的時候悄悄的,不要安排燕京百姓送行了。你跟宇文虛中一聲。”
“等朕凱旋的時候,再讓燕京百姓接風好了。”
趙英略微有些迷茫的問道:“這樣上午走不了,那欽監送來的出行良辰就隻剩下是明卯時了,是不是太早了?”
卯時?趙桓掐著手指算了算,早上五點到七點,倒不是很晚。
“那就卯時吧。”趙桓敲定了時間。
他對封建迷信這種事一向不感冒,但是為了博個好彩頭,依舊讓欽監算了個良辰吉日。
“一會兒到武廟去上柱香,武廟十哲保佑啊,若是這次戰而勝之,朕一定還願。”趙桓離開了福寧宮,向著武廟走去。
次日的清晨,微風,還有點蒙蒙細雨砸在了地上,如同一層薄霧一樣籠罩著燕京城。
趙桓看著這煙雨蒙蒙的樣子,連連感慨,欽監的卦顯然不準,這下雨也是好彩頭?
趙桓踏上大駕玉轤,從朝陽門出向著津口方向而去。
這一次,趙桓在去來州之前,還要去津口,看看那些在建的幾艘大船。
“完工了一個五千料木蘭舟,完工了兩艘三千料船舶,四艘在建的六千料大船,一艘萬料大艦,不錯。”趙桓看著劄子非常滿意的道。
這是津口的船塢送來的報告,都是用內帑的錢建的,嚴格來這都是他的私人財產。
而它們的作用,就是去倭國,把所有的白銀統統挖過來!讓大宋的經濟正式進入白銀時代。
趙桓非常滿足這個進度,再用不了多久,李邦彥就可以帶著大宋艦隊,橫行海上了。
“還是有錢好啊。”趙桓誌得意滿的放下了劄子,旁邊突然伸出一蔥白的玉手來,趙桓跟見了鬼一樣,嚇了一大跳!
他大聲的問道:“你怎麼在車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