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七章 測不準的國帑(3 / 3)

他早就研究過這個人,的確是個不錯的良將。

比這個牛皋的好友,董先,要靠譜多了。

牛皋喝酒誤事被嶽飛打了二十鞭的案底,還在趙桓手下壓著呢,當初嶽飛建議派他跟著陳東去清河城,就存著讓他改過自新的想法。

陳東也就是這麼一,官家既然早有人選,他自然不會多什麼。

“今夜在尚膳樓設下酒宴,給幾位接風。”趙桓對著幾個人道。

主持接風洗塵的是宇文虛中,趙桓出席這等宴會,隻能讓他們拘謹,還不如派個公卿去主持。

趙桓深夜還在看著劄子,軍婚法,已經變成了域外婚法。

出使在外的使官、在倭國、高麗、克烈部挖礦的工匠、不在本地的邊軍,都是域外婚法的保護對象。

在外麵為大宋賣命,後院卻沒有任何保障,這不合適。

而且這個政令從確定要立法,再到確定條文,用的時間並不長,進行了三次征詢意見之後,終於來到了趙桓麵前。

趙桓批複讓刑部多加跟進,隨時準備增補條款。

“水患嗎?”趙桓看著欽監的劄子,意外的看到了宗澤的名字,在劄子上。

宗澤這個戰略核武器級別的大臣,放到哪裏都是大宋的牌麵。

趙桓讓宗澤擔任的荊湖北路和荊湖南路的經略使,把兩路之事安排的十分妥當。

而去年夏的時候,江南水患,也導致百姓損失慘重。

趙桓仔細琢磨了這個劄子,才看懂。

就兩個字,打錢!

疏通河道,雇傭民夫,需要花錢。

清理淤泥,開墾荒田,需要花錢。

修建河堤,興修水利,需要花錢。

趙桓非常敞亮的批複了這個劄子。

李綱已經在汴京和戶部碰過頭,戶部還有些閑散的錢支援荊湖兩路。

國帑打錢,利國利民之事,趙桓自然會批複,甚至還從內帑劃了一百萬銀元做支持。

趙桓看著手裏的劄子,差點笑出聲來。

國帑的屬性,有點不確定性那味兒。

在趙桓觀察的時候,這國帑是空空如也,四處都是窟窿。

但是在真的需要的時候,又跟海綿裏的水,正義的溝壑一樣,擠擠總會有的。

測不準的國帑,讓趙桓苦笑不得。

大宋經過趙佶在位的二十六年,擁有了太多的傷疤需要修補。

國帑裏好不容易有點錢,也不願意讓皇帝看到,防止被拿去建艮嶽宮一樣的地方。

“你們不給朕花錢,朕也有內帑可以用。”趙桓笑著將劄子放下。

趙英連連點頭道:“就是,他們那點錢,藏著掖著的,跟官家看得上他們的錢一樣!”

“話這麼敞亮,怎麼又去哪裏發財了?”趙桓笑著問道。

趙英嘿嘿的笑了兩聲,道:“臣這伺候官家的廚藝還算過得去,就教了幾個徒弟。上個月,臣讓內帑尚膳局,收了汴京西華門外的尚膳樓,在各地開了店,現在有三十多家分店了。”

“這個月開始扭虧為盈了。”

趙桓看著趙英的模樣,好奇的問道:“喲,連鎖酒樓都被你開起來了啊,掙了多少?看把你樂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