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五章 劫富濟貧的大宋商賈?(2 / 2)

天色漸漸變得昏暗,劄子送到了汴燕馳道上,用最快的速度,送往了燕京。

而趙諶也跟著趙臣夫幾人回到了宮中,手裏拿著幾份小報,吵個不停。

“我說的這種方式便宜!隻需要每天去宣明樓領這張抵券,三天後,就可以用四百三十貫,買下那個價值五百貫的犀牛角饕餮紋蓋觶了!”趙臣夫拿著小報指著一個犄角旮旯的地方說道。

觶(zhi):尊者舉觶,卑者舉角。是一種喝酒的器皿。趙臣夫和趙諶討論的是宣明樓最近撲買的廣告。

小報要活下去,不僅僅要靠著販賣報刊,同樣廣告收入,也是其收入的一部分,而且往往占了這些小報書坊盈利的很大的比例。

趙諶想要買一個五百貫的犀牛角觶,趙臣夫覺得領過抵券之後,購買更加便宜。

趙諶嫌棄的看了一眼趙臣夫:“我哪裏有三天的功夫,去宣明樓領這個抵券?看到了,很喜歡買了就是,反正每個月的例錢都花不完。”

嶽雲也是點了點頭:“領那個抵券做什麼,那抵券上的背上還寫著字,宣、明、樓。缺一天都不行,麻煩的要死,但是五百貫太貴了,要是能便宜些就好了。”

趙仁孝默默的記下了這個小報的內容,歎了口氣:“犀牛角用的是南洋的上等貨,但是五百貫還是太超過它本身的價值了。如果是四百貫的話,就合適了。”

“聽說過年的時候,宣明樓還要大活動,到時候應該能降到四百貫,我會買下來。”

李清照款款而來,看到大學堂裏四個小人,頭挨著頭,討論的極為激烈。笑著走到跟前,聽到他們的討論。

“你們呀,一個犀牛角觶罷了。怎麼都能討論半天?”李清照略帶幾分好奇。

嶽雲是嶽飛的兒子,趙諶是趙桓的兒子,這倆人的爹,在前線打的金人節節敗退,他們倆為一個犀牛角觶討論半天。

宣明樓抵券的活動,是李清照專門設計的。

宣明樓是汴京倉那十萬萬貫的財貨,專門做得撲買樓。

為了盡快將這些財貨變成了錢財,李清照專門做了這抵券活動。

趙臣夫給李清照見禮之後,笑著說道:“姨娘,我們不買那個犀牛角觶,就是討論下,官家說這是社會實踐活動課。”

“原來如此。”李清照點了點頭,為了增長這些孩子的見識,官家專門讓大學堂開了一門社會實踐課,看起來效果還算不錯。

趙諶拿著小報,遞給了李清照指著那個小報上的廣告說道:“姨娘,這抵券的算法為何這麼麻煩?第一天隻抵價十貫,第二天二十貫,第三天可以抵價四十貫,設計的好生麻煩。”

“若是真的讓利於民,何不簡單些呢?”

李清照坐在椅子上,看著四個小孩子眼中的疑惑,笑著說道:“這是官家告訴我的商貿的一個小手段,叫做篩選。”

“你看像諶兒這樣的顧客,絲毫不在意折扣抵券的人,就是甲等。他們通常不在乎價格,看到喜歡就買下。”

“像嶽雲這樣稍微有點理性,或者手頭不像諶兒那麼闊綽的人,就是乙等。他們通常對價格不太在意。”

“像臣夫這樣極為理性,喜歡抵券折扣這種行徑,手頭也不寬裕的顧客,就是丙等。這類人購買的時候,就極為喜歡折扣,也願意花時間去拚湊抵券。”

“像孝兒這樣手頭比較拮據,對折扣抵券比較在意的顧客就是丁等。不見兔子不撒鷹。”

趙諶左右看了看,才明白為何他們的姨娘,李大家做這個抵券活動的終極目的。

並非讓利於民,而是為了篩選。

“遇到甲等、乙等都是能賣多貴就賣多貴,碰到丙等、丁等就是價薄量多,多多盈利?”趙臣夫喃喃的問道。

李清照點了點頭,摸了摸趙臣夫的小腦袋瓜,這個小姑娘一直聰慧早熟,觸類旁通。

商賈逐利,這樣根據所屬類別,進一步盈利。

趙諶拿過來小報琢磨了很久,又跟幾個人湊在一起激烈的討論著,李清照正打算回延福宮的時候,卻被趙諶攔住。

“姨娘,我有個疑問。”

“比如這個犀牛角觶,我花了六百貫買下,嶽雲花了五百貫,而臣夫花了四百三十貫,趙仁孝花了四百貫。”

“這是不是代表著大宋商賈在劫富濟貧?讓喜歡這個犀牛角觶的人,以低廉的價格買到了它。”

“可是李太宰說商賈逐利奸詐,無惡不作。這該怎麼解釋呢?”

李清照笑著點了點頭,說道:“你說得對,李太宰說的也沒錯。”

她想了想說道:“多掙富人的錢,少掙窮人的錢,的確是另外一種劫富濟貧。但這種行為,官家叫它市場行為。和商賈沒什麼關係,商賈的目的是多掙錢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