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李綱的信到了(2 / 2)

“官家知臣謹慎,故親征受命臣以輔國大事也。臣受命以來,夙夜憂歎,唯恐有負官家所托。”

“然臣愚鈍,上未能匡主,下亡以益民,屍位素餐,有負聖望。”

“今日河北八將門與永定軍三家連結,北八將門發兵十四萬,以勤王為名,趕往汴京。”

“各部軍卒出發已有半月,臣愚鈍未敏,未能先知先覺,早做防範。”

“大勢已去,遂遷工賑監、軍器監於河東路。虛與委蛇,得一月喘息之際。望官家珍重,臣當以死報國。”

趙桓手中的信一個沒拿穩,滑落在了地上。

將門以勤王之名起兵!

一群王八蛋!

趁著自己不在的時候,他們搞了一樁大新聞出來!

趙桓眉頭緊蹙,事情超過了自己的預料。

自己這後院,起火了啊!

臨走的時候,他放權給了李綱,連三衙總指揮都沒有設立,梁世成南逃,他都沒有增補三衙總兵一職。

蔡攸現在就是個人形圖章而已,就是為了讓李綱放開手腳。

讓李綱,把這大宋給朕看好了!

給了趙諶皇太子之位,任命了開封府尹,就是在安撫軍頭和八門節度使,不要在自己平定金禍的時候,給自己在後麵惹是生非。

可是還是出事了,李綱畢竟經驗不足,隻是一味的想做事,近十四萬大軍,向著汴京雲集。

趙桓知道自己低估了這群勳貴們的下限,平定河東路,收服燕雲十六州的舉措,真正的阻力來源於內部。

如果拿下燕雲十六州,那麼八門所在的八處河北禁軍大營,就沒有了存在的意義。

他們為了自己的地位和權勢,也要阻攔燕雲十六州的歸附。

在郭藥師在燕京被圍困的時候,他們見死不救。

他們在金兵南下之際,絲毫不顧江山社稷,按兵不動,看著金兵南下,轉戰千裏。

現在趁著種家軍出兵河東路和營州之際,行如此之事!

不怕朕騰出手來!

滅他們滿門嗎?

趙桓細想,這幫人還真的不怕。

能打的西軍,三家已經和八門連接,大宋再無可用之兵。

種師道所管轄的到永定軍呢?

打下大同府,拿下山海關,不需要精銳防守嗎?

所以將門不怕啊!

不怕種家軍的原因是,種家軍因為金兵,被困在了河東路,出不去啊!自己最有力量的拳頭,騰不出手來揍他們!

他們不是不害怕朕的鐵拳,而是知道自己的拳頭現在打不出去!

罔顧江山社稷,何談勳貴?

他們不配!

趙桓有些頭暈目眩,他恍惚間想到了一句話。

任何的妥協、綏靖都隻會換來得寸進尺。

無數曆史證明了這一切,自己在汴京所做的一切,感動的隻有汴京的百姓。

勳貴,毫無感覺。

趙桓扶著門柱,覺得頭暈目眩,這對他的衝擊太大了。

“官家沒事吧。”

趙英撿起了書信,沒敢看折好,放在了信封之中。

“朕沒事。把信給種師道看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