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家走的時候,故意沒有設置三衙指揮使,樞密院讓蔡攸做個人形圖章,目的就是增加李綱的權柄。
“我相信我做的事,官家不會怪罪。”李綱非常確信,官家如果麵臨這種情況,他在這個多事之秋,也會為了保存實力,選擇妥協。
妥協的多了,這大宋和過去,不會有什麼分別。
李邦彥聽明白了李綱話裏的意思,官家也會選擇保留實力,不給異族可乘之機。
李邦彥不得不歎服,這君臣二人,沒一個人把權力看的多麼重要。
這李綱做了一個月的宰輔,見識就已經如此非凡,也是奇才。
“第二個問題,就是李太宰,轉移工賑監、軍器監之事,不知李太宰有何打算?”李邦彥問起了具體的事物。
到了這方麵,李綱就不如李邦彥的多了。
畢竟李邦彥做宰相數年,裏麵有很多規則,看的比李綱更加明白。
李綱說了下自己轉移工賑監和軍器監家屬的事,讓李邦彥歎息。
“趁著時間還有一些,組織人把軍器監的能裝走的,比如陶爐之類的全部搬走。”
“既然不給將門留下東西,那就一點一滴都不給他們剩下。將門的人會等著你忙完所有的事,才拿掉你的宰相位置。”李邦彥建議道。
而且他小聲說道:“明日自辯,你就要求自證,汴京城閑人有的是。找一百個空白的房間,把你那道算學的題驗證一下。至少能拖延十天的時間。”
李綱搖頭說道:“我把能想到的拖延時間的辦法都想到了,這自證的法子,耗時十多天,就怕將門不許。哎。”
“非也非也,這次不是官家要拿你的位置,是將門要拿你的位置,隻要你還是節節敗退。不說十天,就是一個月的時間,他們也得等著。”
“你是不舍得消耗大宋國力,他們是不舍得犧牲自己的爪牙。和平過渡相權,也是將門那群無膽匪類所喜聞樂見的。”
李邦彥信心滿滿的說道。
李綱沉默,自己好像有點低估了自己這個職位的分量,李邦彥說得對,自己隻是拖延時日,那群人未必不會等。
反正都等了一百六十年了,不差這幾天了。
“還有,明日進宮自辯的時候,問皇後娘娘把內帑的錢和地契商鋪拿到手。這錢是官家的,也隻能是官家的。他們誰都不能花!”李邦彥帶著些許的憤怒說道。因為那裏麵有很多錢是他的啊!
李綱一愣,這也能要回來?
李邦彥點了點頭,的確能拿回來,禪讓的皇帝,帶走國庫的財產,這是在規則之內,而這種逼迫官家不得回京,謀求權力。
憑什麼不能把錢帶走?
這錢是他李邦彥辛辛苦苦攢下來的!然後獻給官家的!
憑什麼讓將門的人撿便宜!
對,就是獻的!
“將門此次逼迫李太宰下野,逼迫官家不得回京,其實就是欺負官家仁善,欺負李太宰心中有大義,不願這繁華的汴京城,沒有毀於戰亂,而是毀於內訌。”
“所以,李太宰盡可能的為之,為官家謀求更多的利益便是,這群家夥,不敢拿你怎麼樣。”
“隻要種家軍還在一天,一天沒有徹底全軍覆沒,他們這群將門一天就得夾著尾巴做人。”
“誰讓他們不經打呢。”李邦彥嗤笑的說道。